关税政策在法庭上连遭挫折,加密货币投资血本无归,特朗普团队最近的日子可真不好过。在最高法院就其关税政策合法性举行听证会之际,这位美国总统的家族财富正在加密货币市场的崩塌中蒸发,短短两个月内缩水10亿美元。
曾经在房地产领域呼风唤雨的特朗普,如今却把家族财富大量转向虚拟资产,结果反而成了这轮加密市场大崩盘的最大受害者之一。
11月5日,美国最高法院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合法性展开了超过两个半小时的口头辩论。根据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的最新数据,基于《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征收的关税自2月4日至9月23日共带来约890亿美元收入。

这笔巨大的税收收入本该成为特朗普政府的得意之作,但问题在于,这钱的合法性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
在听证会期间,多名保守派和自由派法官都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表达了质疑,甚至由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总统任期内任命的法官艾米·科尼·巴雷特也向代表政府的律师提出尖锐提问。这一幕令人讽刺,因为这几位保守派大法官恰恰最警惕总统权力越界。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等官员多次强调,如果最高法院作出不利于政府的判决,到明年6月,特朗普政府需返还的关税税款据估算最高可达1万亿美元。

这个数字足够让任何人警觉。一旦败诉,不仅这890亿美元要退回去,整个贸易体系还要重新整理,各国纷纷提起的诉讼也会蜂拥而至。
就在关税政策岌岌可危之际,特朗普家族的另一条财路也崩了。根据最新的媒体统计,自9月初以来,特朗普家族的财富已从77亿美元缩水至约67亿美元,短短两个月蒸发了10亿美元,而这背后的罪魁祸首正是他们激进且略显笨拙的加密货币投资组合。
特朗普社交媒体公司在今年7月开始大举押注加密货币。这家公司投入了约20亿美元,购入了11500枚比特币,关键在于价格是均价约11.5万美元。

这个价格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比特币后来跌破了10万美元,这笔投资如今已经浮亏数亿美元。
除了比特币,特朗普品牌的迷因币表现也很惨淡。自8月以来,特朗普品牌迷因币价值缩水约四分之一,埃里克·特朗普所持比特币挖矿企业American Bitcoin (ABTC)的股价已从9.31美元的峰值下跌超过一半,导致家族财富蒸发逾3亿美元。
整个加密货币市场蒸发约1万亿美元,特朗普家族财富也随之减少10亿美元。这个数字虽然听起来相对较小,但考虑到特朗普家族总资产只有67亿美元,这意味着他们家族财富的15%在两个月内就没了。

更麻烦的是,特朗普家族还涉足了那个备受争议的World Liberty Financial项目。该项目通过代币销售方式募集资金,特朗普家族从中获利颇丰。
仅在与上市公司Alt5 Sigma的一笔交易中,他们就获得5亿美元的分成。不过这些项目代币的账面价值如今也在大幅缩水。
关于马尔代夫房地产项目代币化的计划,原文中确实提到特朗普家族计划将其"代币化",这个说法在加密投资圈引发了不少质疑。不过从目前的搜索结果来看,这更多是一种资产结构化设计,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洗钱"。
有趣的是,面对这样的局面,特朗普的次子埃里克并没有慌张。他多次敦促投资者在加密市场下跌时加倍押注。

他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是一个绝佳的买入机会,那些在下跌中买入并拥抱波动性的人,将成为最终赢家"。这听起来像是一位深信不疑的信徒在鼓励信众,但对于那些在高点追进的散户来说,这样的建议显得过于乐观。
白宫副幕僚长詹姆斯·布莱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特朗普团队已经为关税政策的潜在败诉准备了多套备选方案。
这些备选方案包括基于第301条款针对不公平贸易行为,基于第232条款以国家安全为由,基于第122条款针对国际收支逆差,以及基于第338条款报复歧视美国商业的国家。
这意味着即便现有关税政策被推翻,特朗普团队仍会想方设法维持关税收入。
与此同时,普通美国民众的经济感受与特朗普团队的宣传形成了鲜明对比。

摩根大通的调查显示,美国经济呈现明显的"K型复苏":高收入群体对经济的信心指数为6.2(满分10分),中等收入群体为4.5,低收入群体仅4.4。这种分化在即将到来的假日季表现得更加明显。
美国零售联合会预测,11月至12月零售销售额将同比增长3.7%至4.2%,但这一增长可能部分源于通胀,且更多由富裕群体支撑。
沃尔玛、盖璞、TJ马克斯等折扣零售商成为消费者首选,就连高收入群体也开始涌向折扣店。梅西百货CEO托尼·斯普林表示,公司正重点为"资金紧张的消费者"提供多样化选择。
当前实施的关税政策也在推高进口商品价格。电子产品、玩具、圣诞装饰品等多来自中国的商品,今年价格大概率上涨。

部分零售商虽然提前备货规避了部分关税影响,但仍有不少商品面临涨价压力。这让原本就预算紧张的美国家庭在假日消费中不得不更加精打细算。
特朗普政府面临的困境是多层次的。关税政策在法庭上前景堪忧,加密货币投资陷入困境,家族财富正在大幅缩水。
这一系列的挫折表明,即使掌握了行政权力,也不能保证每一项政策和投资决策都是对的。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这更是一个提醒:再强大的人物背书,也无法改变市场的基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