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青年网消息,当地时间7月12日,特朗普宣布8月1日起对欧盟输美商品加征30%关税,欧盟称将反制。这一消息如惊雷般炸响,瞬间搅乱了美欧之间本就暗流涌动的贸易关系。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很快作出回应,将对美关税反制措施暂停期延长至8月初,态度中透着几分谨慎与试探。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挥得又快又狠。要知道,这30%的关税可不是在现有税率基础上小打小闹,而是独立于现行钢铁铝材50%、汽车25%的关税政策之外的新举措。
如此一来,美国对欧盟的有效关税税率将大幅攀升,高盛经济学家警告,若全面实施,到2026年底,欧元区GDP可能累计下降1.2%。这对欧盟经济来说,无疑是一记重拳。德国汽车、爱尔兰药品等依赖欧美供应链的产业首当其冲,德国总理默茨就直言,这将对德国出口商造成“核心打击”。面对美国的强硬,欧盟也没打算坐以待毙。
贸易(资料图)
意大利外长Tajani透露,欧盟已备好价值210亿欧元的对美反制关税清单,若谈判失败就会启动,甚至还有第二套措施待命。欧盟的反制目标相当明确,瞄准了美国的飞机、汽车和农产品领域。美国出口欧盟的657亿欧元工业品和60多亿欧元农产品已被纳入视野,一旦加征关税,美国这些产业的损失将难以估量。就拿大型客机来说,近年美国航空产品质量问题不少,在亚太市场份额又在下降,欧盟若动手,无疑会让其雪上加霜。
冯德莱恩一边忙着应对美国的关税威胁,一边也在寻找新的出路。欧盟竞争事务专员Teresa Ribera表示,正寻求深化与印度等亚太国家的贸易协议,预计年底前完成与印度的自由贸易谈判。这显然是想在亚太地区开辟新的贸易空间,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同时,欧盟还在接触加拿大、日本等同样受美国关税冲击的国家,探讨协调行动,形成合力对抗特朗普的关税政策。
冯德莱恩(资料图)
不过,欧盟的这些动作并没有让它摆脱困境,反而还得应对与中国之间的问题。冯德莱恩即将访华,目的之一是希望中国在稀土出口管制上放宽限制。要知道,欧盟的新能源、高端制造产业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度超过90%,稀土就像其产业的“命门”。但中国这边也有自己的考量,欧盟在芯片等技术领域一直对中国实施限制,要中国在稀土问题上松口,恐怕需要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找到平衡点。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冲击着美欧贸易,还可能让美国自身付出代价。意大利外长Tajani就指出,关税伤害的首先是美国,若股市下跌,美国人的养老金和储蓄都会受到威胁。而且,美国消费者在农产品、医疗器械、电子产品等领域可能面临涨价压力,毕竟进口商预缴的关税,最终还是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欧盟现在的处境颇为微妙,一边要和美国针锋相对,应对高额关税带来的冲击;一边要向其他国家寻求合作,拓展贸易渠道;还要处理好与中国等重要贸易伙伴的关系。
特朗普(资料图)
冯德莱恩的每一步决策都牵动着欧盟的未来。特朗普政府掀起的这场关税战,范围还在扩大。除了欧盟,他还对墨西哥、加拿大、日本、巴西等25个贸易伙伴发出加税威胁,税率在20%至50%之间,对所有进口美国的铜更是征收50%关税。甚至还威胁若50天内无法结束俄乌冲突,将对俄罗斯征收100%关税。这种四处树敌的做法,让全球贸易格局变得更加动荡。
欧盟与美国的谈判还在继续,欧盟贸易专员Maros Sefcovic称双方正接近有利结果,但也坦言做好了各种准备。8月1日这个期限越来越近,美欧之间的博弈进入了关键阶段。欧盟想在这场贸易战中找到突破口,与印度等国的合作能否顺利推进是一个关键。和印度的自由贸易谈判若能如期完成,无疑会给欧盟的经济注入一剂强心针。但谈判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阻碍,毕竟双方在市场准入、产业保护等方面可能存在分歧。
欧洲官员(资料图)
与其他受美国关税影响的国家协调行动,也是欧盟的重要策略。如果能形成统一战线,共同对抗美国的贸易霸凌,或许能让特朗普政府有所收敛。但各国的利益诉求不同,要达成一致并非易事。在与中国的互动上,欧盟需要拿出足够的诚意。中国愿意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合作,但这需要欧盟在技术限制等问题上展现出灵活性。只想着让中国在稀土问题上让步,却不愿在其他领域作出调整,这样的合作恐怕难以实现。
全球贸易体系本就脆弱,特朗普的这些单边主义举措,无疑是在给这个体系“添乱”。美欧作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体,他们之间的贸易摩擦升级,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对全球经济产生连锁反应。欧盟能否在这场风波中稳住阵脚,冯德莱恩的决策至关重要。找对合作伙伴,采取合适的应对策略,才能让欧盟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中争取到有利地位。而这场由30%关税引发的风波,最终会走向何方,所有人都在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