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中国军事实力的担忧已经变得异常明显,尤其体现在最新发布的2025年《防卫白皮书》上。白皮书中,日本不断强调“中国威胁”,并首次非常具体地披露了解放军空军的战斗机数量——高达1688架。这个数字无疑让日本非常不安,尤其是在空军实力的对比上,令日本深感焦虑。
这份由日本防卫省发布的《2025年版防卫白皮书》不仅“精确”列出了中国海空军现役战斗机的总数——1688架,而且明确指出这一数字比前一年增长了80架。报告特别提到了一些主力机型的变化:歼-10系列(包括A/B/C/S版本)达到588架,歼-11系列(包括苏-27)为327架,苏-30MKK/MK2为97架,苏-35S为24架,而歼-15系列(包括T/DH/DT)则由去年的60架增至70架。与此同时,歼-16的数量从292架增加到312架,歼-20的数量也从200架增至230架。歼-16和歼-20的迅速增长尤为引人注目,显示出中国在多用途重型战斗机和隐身战斗机领域已全面进入量产阶段。此外,白皮书还间接透露,中国的舰载战机生产,包括歼-15T,已进入稳定生产周期,标志着中国航母战斗群正在朝着更加实战化和高效化的方向迈进。
日本白皮书特别强调中国空军发展“迅猛”,并用63次“威胁”一词形容中国的军事扩张。这种高频率的表述,不仅暴露了日本官方的焦虑,也预示着日本防务政策将迎来重大变化。表面上看,这一数字似乎证明了日本掌握了大量的情报,但实际上,许多日本国内的军事分析人士对此表示怀疑。
长期关注中国军力发展的日本军事博主“お砂糖wsnbn”指出,白皮书提供的数据明显低估了中国军力的实际水平。例如,歼-20的实际数量早已超过300架,甚至接近400架,而歼-16的列装量可能已经接近450架。根据目前中国航空工业的交付能力,增加80架的估算几乎可以说是“侮辱智商”。这引出了一个问题:日本防卫省为何要发布这样一组“略低估”的数字?一种解释是,这是一种典型的“钓鱼执法”策略——通过发布模糊数据,诱使外界提供更精确的信息。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日本可能借此数字为即将到来的军费增长和军事扩张营造舆论氛围,数字是否准确并不重要,关键是制造出“威胁”的感觉,让民众意识到紧迫性。
事实上,日本近年来的军事政策不断突破原有的底线,体现出其对中国崛起的深切担忧。包括恢复军工产业链、修改“专守防卫”政策框架,以及建立“反击能力”体系等措施,都显示了日本在军事方面的“急功近利”。特别是在航空力量上,日本空自的战斗机装备仅有约330架,主要包括F-15J/DJ、F-2系列及少量F-35A。即便加上F-35A的先进战力,这个数量远远落后于中国空军,更不用说歼-20这样单一机型的数量已经足以形成压倒性优势。
白皮书中提到,日本空自正在对54架F-15J进行升级,然而这些飞机的平均机龄已超过37年。即便进行升级改造,机体的结构疲劳、雷达隐身能力和态势感知系统等,依然无法与第四代和第五代战斗机的标准相比。面对这样强大的对手,日本无疑感到紧张,但这种紧张感正在逐渐演变为不理性的军事冲动。
那么,为什么中国空军的发展如此迅速?单纯的“砸钱”并非唯一原因,真正令人惊叹的是中国军工体系的高度协同与模块化布局。歼-20已经进入了多型号发展阶段,包括标准型歼-20A、改进版的歼-20B以及少量的双座型歼-20S,未来可能还会有电子战型或指挥型的衍生版本。歼-16作为一款重型多用途战斗机,被誉为“中国版苏-34”和“苏-35”,承担了从空中压制到电子干扰等多重任务,是现役空军中“最实用”的全能型。歼-15则已经完成了从滑跃型向弹射型的跨越,配合国产航母“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标志着中国航母的实战能力进入了新阶段。沈飞新厂房的建设进度也让中国的舰载战斗机和隐身战机产能得到进一步释放。
这些都不单纯是数字上的堆砌,更是背后深厚的军事工业体系支撑,体现了中国军事工业能力的强大与高效。简而言之,中国不仅能够生产多种类型的战斗机,还能在短时间内实现批量化生产。这使得中国的空军不再是“数量上的优势”,而是具备了“多样化和高效生产”的战略能力。
面对中国空军的强大和先进技术,日本的应对措施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升级现有的F-15J战斗机,提升其雷达、航电和武器系统,从而延长其服役年限;二是加快引进F-35系列,并参与英意联合开发的“GCAP第六代战斗机”项目。但问题是,日本面临的是“更新换代速度”的结构性劣势。F-15J的升级无疑是“权宜之计”,而F-35虽然先进,但价格昂贵、交付进度缓慢。与此同时,中国的歼-20产量年年增长,歼-16产线也保持稳定,甚至歼-35已经进入了测试阶段。在“你在改,我在造”的态势下,日本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从某种角度看,日本防卫白皮书在强调“危机感”的同时,也是在为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打预防针”,试图为军费扩张和军事准备创造舆论基础。面对白皮书中“精确数字”的宣传,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认识。中国空军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充分体现了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也是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中国从来没有针对任何国家,但绝不容忍任何挑衅。
中国热爱和平,日本与其焦虑中方,不如脚踏实地,遵守和平宪法,正视历史,争取中国和其他亚太国家的宽恕。相反,日本走上了错误的道路,不断扩军备武,这只会让周边国家产生更多怀疑。如果日本继续被右翼军国主义力量绑架,扰乱亚太和平的氛围,重蹈80年前的覆辙,那么日本的未来将充满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