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印度不是在到处炫耀霹雳-15的残骸吗?如今,中国通过实际行动反击,各国讨论残骸的意义早已不再。真正的霹雳-15展现在北约国家面前,任其参观,这种开放的姿态可谓罕见。对于美国和印度的鹰派而言,这一举动让他们倍感焦虑。中国谦逊的性格中,显得尤为宽大的是展示的这些武器,不过是“过于落后”的技术,若解放军能够如此摆出身手,则自用的武器可想而知会有多么先进。
在7月17日,巴基斯坦空军派出了两架JF-17“雷电”战斗机,恰恰是中国军迷所称的“枭龙”,参加英国皇家国际纹身飞机展览会。在静态武器展示环节,巴基斯坦空军不仅极为大方地展出了一架JF-17,还同时展示了多种配套的武器。其中包括23毫米机炮弹药、CM-400AKG高超音速导弹、霹雳-10E近程空空导弹、闪电-10中程空空导弹及霹雳-15E中远程空空导弹,还有2000磅和500磅的激光制导炸弹及1000磅的滑翔制导炸弹。
这些武器中,许多在5·7空战中曾经亮相并取得过显著战果,比如击落印度阵风战机的霹雳-15E、摧毁印度S-400防空系统的CM-400AKG。值得一提的是,巴基斯坦此次展示的JF-17是Block3型号,经过深度改进,装备有KLJ-7A型有源相控阵雷达、衍射平显、数字化电传飞控及先进的电子战系统,还有复合挂架。从配置来看,尽管缺少光电搜索装置(IRST)和鸭式气动布局,但JF-17 Block3几乎是“小歼-10CE”,其武器系统与歼-10CE完全通用,从导弹到机炮一应俱全。
尽管这些武器名义上属于巴基斯坦,但技术背景都源于中国,巴基斯坦作为采购方必定要遵循中方的条款,比如未经中国的许可,这些武器不能在国外交给其他国家的人士参观,尤其是北约国。然而,巴基斯坦如此高调地派出JF-17 Block3及其配套武器参加英国航展,显然已经获得了中方的默许。中国显然不担心这些武器的机密会被北约窃取,因为在它们看来,这些技术已经“过于落后”。
与此同时,印度在经历了5·7空战的失利后依然不愿认输,跑去山沟搜集霹雳-15E的残骸,四处炫耀,甚至邀请他国专家来研究霹雳-15E,把自己打扮成战斗胜利者。这种行为显得既可笑又滑稽,仿佛醉汉在被打后捡起酒瓶的碎片,把这些碎片当成战利品。现在中国允许巴基斯坦展出霹雳-15E,这让印度的举动显得愈发可笑。
在北约,尤其是美国的眼中,中国的这种轻松姿态令他们感到不安。即便是巴基斯坦展示的武器,放在北约的装备体系内,也同样是在第一梯队。以JF-17 Block3为例,其最大起飞重量与北约的JAS-39C“鹰狮”相当,但所配备的KLJ-7A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尺寸甚至比阵风中型战机还要大,最大探测距离可达240千米,对 RCS 为5平方米的目标,探测距离可达到170千米,而对RCS为2平方米的目标,则约为120千米,能够同时跟踪三十个目标并攻击其中六个。根据官方介绍,KLJ-7A雷达的性能与F-35使用的AN/APG-83大致相当,而KLJ-7A只是中国的一款出口型雷达,AN/APG-83则被公认为北约的最先进机载雷达。
如今,JF-17 Block3大摇大摆地出现在北约展会上,表明中国丝毫不怕KLJ-7A的雷达参数被北约掌握,甚至连歼-10CE的雷达参数也不在意。此前,巴基斯坦空军频频派歼-10CE赴国外参加演习,与西方战机交锋,毫不忌惮窃取机密。
至于霹雳-15E,它在北约内部的地位更是稳如泰山。曾在珠海航展上透露的最大射程为145千米,虽然远超AIM-120C、R-77、米卡等中距空空导弹,但与“流星”空空导弹相比仍有所不及。然而,在5·7空战中,巴基斯坦的战斗机竟可以在160千米之外对印度战机发起攻击,这说明霹雳-15E的射程至少为160千米。其他国家,尤其是俄罗斯,往往会夸大自己的武器性能,而中国却在逐渐“抽水”数据,这种反向操作其实反映出中国并不希望西方被武器性能吓到,这在某种程度上让西方的“威胁论”更具说服力。
然而,中国也意识到,西方的思维模式与自身大相径庭,他们常常表现出对实力的畏惧。虽然中国曾提倡“以德服人”,但实际上常常适得其反。尽管中国有“欲成大树,莫与草争;将军有剑,不斩苍蝇”的说法,但适度的力量展示绝对是必要的。巴基斯坦的这一举动,实际上是在向外界展示一种力量,以此为那些不冷静的国家降温。
目前,解放军对外正式公布的空战武器,实际上与巴基斯坦空军的配置相似,皆为霹雳-10、霹雳-12(闪电-10)和霹雳-15,但巴基斯坦使用的则是出口型,可能在射程和引导头方面有所差异。5·7空战已证明,即便是出口型霹雳-15,依然能够完胜北约的先进战斗机。而解放军自用的霹雳-15显然会让北约空军感到更加绝望。
值得注意的是,解放军实际上还在发展比霹雳-15更先进的空空导弹,那就是尚未正式公布的霹雳-17远程空空导弹,早前已出现在歼-16的挂架上。霹雳-15由于要适应歼-20的主弹仓,其长度和体积受到了限制,最大射程尚不如R-37M等大型远程空空导弹。而被军迷称为“电线杆”的霹雳-17,长度接近6米,最大射程被保守估计也达到了300千米,主要用于打击预警机、加油机等高价值目标。搭载霹雳-17的歼-16,无疑是一个“空中狙击手”,能够令敌方空军防不胜防。
此外,针对霹雳-15的进一步优化,采用折叠翼设计的霹雳-15模型也在珠海航展上首次亮相。目前,歼-20的弹舱只能容纳4枚霹雳-15,而折叠翼版霹雳-15在空间占用上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使得歼-20的弹舱能够容纳多达6枚霹雳-15,超视距打击能力提升了50%。不可小觑的是霹雳-15所用的自动折叠翼技术,目前全球掌握该技术的国家屈指可数,连俄罗斯亦未能掌握。R-77的尾翼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手动操作,这样的设计无疑在实用性上存在不足。
空空导弹在弹舱中发射时,受到紊流的种种干扰,若折叠翼打开不及时或未能同时展开,极易导致导弹在瞬间失控,甚至威胁到发射平台的安全。此外,空空导弹的过载可达数十G,这对折叠翼的结构强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由于重量和阻力对空空导弹的性能至关重要,因此不允许增加多余的结构来增强折叠翼的强度,这对折叠翼的传动设备的材质和可靠性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霹雳-15的折叠翼版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在导弹材料学与控制技术领域的巨大进步,已成为全球的引领者。
相较之下,JF-17所使用的CM-400AKG导弹的名气则相对较小,直到今年印巴冲突爆发后,CM-400AKG才能独树一帜,成功摧毁印度的S-400防空系统。CM-400AKG是中国十多年前为巴基斯坦空军研发的空对面导弹,旨在打击雷达阵地、机库、交通枢纽及停泊船只等高价值目标,其最大射程达到290千米,速度可达5.5马赫,按照国际标准,超过5马赫便被称为高超音速导弹。
在美国还在为高超音速导弹的实用化而头疼时,中国已经装备高超音速导弹,更进一步的是,能够由轻型战机发射的低配版也开始出口。美国为B-52轰炸机研发的AGM-183A并未成功完成测试,而中国十年前就能研发出可以由轻型战斗机搭载的高超音速导弹,且能够突破俄罗斯最先进的防空系统。这一切让美国军方惊叹不已:解放军自用的高超音速导弹到底有多先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轰-6携带的高超音速导弹,可以具备一击奏效的能力,现在CM-400AKG又大方地供北约参观,简直是在嘲讽北约——你们在空射型高超音速导弹上奋斗多年,却连个像样的成果都没有,而我却能随便出口给其他国家。
北约无疑应该感到庆幸,因为此次展示的仅仅是JF-17 Block3战斗机。如果哪一天,歼-20或者歼-35携带更先进的导弹出现在北约的航展上,那就意味着中国的六代机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五代机则显得过时,等待北约的将是一次军事上的降维打击。如果北约老实待在北大西洋一隅,或许一切安好,但如果北约妄图进行“亚洲化”的进程,中国就只能用一种北约能理解的方式与其进行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