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在自民党总部召开记者会,明确表示接受当天公布的参议院选举结果,并宣布计划继续担任首相职务。
据时事通讯社等日本多家媒体报道,石破表示,鉴于当前日美双方就汽车关税进行关键谈判,以及国内物价上涨带来的压力,为避免国政停滞,自己应继续执政。
他同时透露,自己已经与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进行会谈,双方确认继续保持现有自公联合执政的方针,但没有扩大执政联盟的意图。
参议院败选后,石破茂鞠躬致歉共同社
同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结束对日本的正式访问,随后在CNBC电视节目中就对日贸易谈判发表讲话,强调“优先考虑的是对美国民众最好的协议,而不是日本政府内部事务”。
维系谈判确实是石破茂政治天平上的一大砝码。前外相河野太郎通过社交媒体公开支持他继续留任,就认为在美日关税谈判的关键时刻“继续留任是可以理解的”。
但自民党内总得有人“背锅”,河野太郎的矛头指向了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严厉批评他应为选举失败承担责任,“还赖在干事长位置上不奇怪吗?”呼吁其辞职下台,显示自民党党内权力博弈仍在持续。
X平台
被“点名”的森山裕,则在当天的临时役员会上宣布,计划近期召开两院议员恳谈会,处理选举后党内相关事务。他试图通过党内协商稳固石破茂及自身地位,争取党内支持,但能否成功“甩锅”,尚未可知。
观察者网国际时事评论员表示,尽管表面上已不再有派系之名,围绕“选举失败”的争执却凸显出自民党内部根深蒂固的“派阀式”权力惯性。这不仅体现在森山裕与河野太郎之间关于“背锅”与“逼宫”的博弈中,也反映出党内依旧沿袭旧有派系线索进行利益分配与阵营站队的传统。
“黑金”事件之后,自民党内传统派阀相继宣布解散。虽然自民党内部名义上废除了派系制度,但实质上,旧派系人马依然以非正式的网络形式维持联络与资源调配,对内阁人事、议会要职分配、政策取向等拥有实质影响力。
石破茂的二次当选,本质上也是这一政治结构下不同势力短暂妥协的结果,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共识凝聚。某种意义上,“派系的影子”比派系本身更难清除,也更容易在关键时刻成为影响首相命运的决定性力量。
当地时间7月22日,麻生派代表人物、自民党前干事长甘利明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批评称:“(石破茂)设定了一个低得不能再低的议席目标,结果却连这样的底线都未能守住。众参两次败选在前,他却依然不肯放手权力。照这样下去,他将失去最后的支持者。”同日,茂木派和河野派掌控的茨城县、爱媛县等自民党联合会公开上书自民党党本部要求石破茂辞职。
在野党方面,作为日本国会最大的反对党,立宪民主党在本次参议院选举中未能实现显著的席位增长。据了解,一部分中左派选民对立宪民主党党首、前首相野田佳彦表现出极度不满,转而将选票投向了国民民主党。
野田佳彦在其执政期间因应对福岛核事故不力、经济复苏乏力,以及推动提高消费税等政策,引发日本社会广泛不满,成为选民对其本人及立宪民主党失望的重要根源。
据报道,在日本工会联合会旗下产业别工会所推荐的候选人中,国民民主党提名的4人全部当选,而立宪民主党所提名的6人中则有1人落选。当地时间7月22日,野田佳彦对选举结果表示,他计划在秋季临时国会召开前,“加深在野党之间的合作”。
与此同时,原本支持自民党前高官高市早苗的部分极右翼保守派选民,转而将选票投给了主张保皇修宪、反数字化改革的参政党。据《朝日新闻》7月22日报道,参政党此次在比例代表选区中获得约8%的得票率,显著高于上届,显示其在保守选民中的吸引力不断上升。
7月20日晚,东京芝公园前支持参政党的日本选民X平台
这些现象进一步暴露出在野阵营立场和结构的碎片化。立民、国民等在野各党缺乏协调与合作,选战中又各自为战,既无统一纲领,也无整合机制。加之各政党立场跨度极大,从中左到极右分歧明显,选民基础与关切议题极度分散。一部分保守派甚至倒向更为激进的参政党,进一步加剧了在野阵营的松散状态。
由此可见,目前在野阵营尚难形成统一战线,短期内对“自公联合”的制衡力量依然有限,石破茂留任的可能性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