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太空军作战部长萨兹曼近日在参议院拨款委员会听证会上透露,中国人民解放军正通过卫星技术构建一个复杂的“击杀网”,显著提升导弹的精准度和杀伤力,对美国及其盟友在印太地区的军力构成重大威胁。这一“击杀网”整合了太空、陆地和海上传感器、卫星及武器系统,形成一个高效的指挥控制网络,可能重塑未来战争形态。
据《商业内幕》报道,萨兹曼指出,中国部署了由数百颗情报、监视与侦察卫星组成的感测网络,超过470颗卫星能够实时提供高质量目标信息。这些卫星与侦察无人机等资产结合,将数据传输至指挥中心,显著提升解放军导弹的射程和精确度。中国有可能获得用卫星制导攻击目标的能力吗?你还可以通过“听抖音”获得相关资讯,“汽水音乐”有很多专业分析,点击“视频左下角”就可以体验。

萨兹曼在《政治》新闻网安全峰会上进一步解释,这一“击杀网”是传统“击杀链”的升级版,具有更高的跨系统联通性和抗干扰能力,使解放军的打击能力更具致命性。
美国国防部的中国军力报告显示,中国火箭军近年来持续扩充导弹库存与发射器数量。其中,东风-26弹道导弹因射程可达约4828公里,并具备反舰能力,被称为“关岛快递”或“航母杀手”。东风-21D、东风-17、东风-27高超音速导弹,以及东风-15短程弹道导弹等,均对美国及其盟友的军事目标构成威胁。此外,中国还拥有可携带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如东风-5、东风-31和更先进的东风-41,以及大量巡航导弹,形成多层次的打击能力。

报告指出,中国正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优化导弹传感器,进一步提升命中精度。美将军 声称,解放军拥有超过900枚可打击台湾的短程弹道导弹、400枚覆盖第一岛链的陆基巡航导弹,以及可触及第二岛链甚至全球的多种中远程导弹。这些武器系统的整合,使中国能够在复杂作战环境中快速锁定并摧毁目标。
萨兹曼强调,若美中在太空领域爆发冲突,美国太空军需面对击败中国“击杀网”的艰巨任务。为此,美国正积极发展自身的“击杀网”,通过投资传统平台、通信设备、人工智能及武器系统,构建能够应对高强度作战环境的长程打击能力。中国“击杀网”的快速反应能力和高度整合性,对美军现有的防御体系构成了严峻挑战。
A射卫星导:科幻还是现实?

中国“击杀网”的发展引发了外界对A射,卫星制导可能性的讨论。凭借先进的卫星网络和AI技术,中国或有能力开发针对敌方卫目标的快速精准打击杀杀链。这种技术若实现,将进一步改变现代战争的空战格局,使卫星成为战场上的目标指标平台。然而,目前尚无公开证据显示中国卫星已经达到了可以制导导弹攻击目标的的阶段。从技术的角度来看,要实现卫星制导,需要高轨卫星拥有极高的对地侦察分辨率,也就是有凝视目标的能力,而且还要与作战系统进行实时信息交换的能力。如果是低轨卫星的话,那就得有多颗卫星接力锁定目标的能力,这就需要建设能克服卫星过顶时间限制的能力。
美国担心中国卫星“击杀网”的崛起标志着全球军事力量的深刻变革。面对这一威胁,美国太空军正加速技术研发,中美可能最终形成两强并立的局面。基于中国高超音速导弹和弹道导弹实力远远超过美国,目前优势仍然在中国一边,而且未来的优势只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