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早察主播 董静怡
还没过节,国家就要给孩子发红包了?这不是段子,是真给娃发钱!
7月28日,全国性《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正式公布,从明年开始,家里有3岁以下宝宝的父母,每年都能领到一笔“奶粉钱”。
这可是头一回,国家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发放育儿现金补贴!预计每年惠及2000多万个家庭,堪称“真金白银”的生育支持政策。怎么领?能拿多少?哪些孩子能享受?别急,三分钟带你看懂这波实打实的育儿红包!
首先,最关键的——谁能领?2022年1月1日之后出生、且未满3周岁的婴幼儿,无论一孩、二孩、三孩,统统都能领!
举个例子,2025年1月1日后出生的孩子,从出生开始按月补贴,直到3岁生日当月。2022-2024年出生的“大宝宝”,按剩余月数折算补贴,比如2023年出生的孩子,现在2岁,还能领满1年的钱!这样的设计既公平又普惠,一孩家庭不再被排除在外,真正实现了“生娃就有补贴”。
怎么发?每年3600元,一次性到账。
也就是说,2025年出生的孩子可以连续领3年,共计10800元;而2025年之前出生但还没满3岁的,比如2023年12月出生的宝宝,可以按剩余月份折算领取,还能领24个月,总计7200元。
怎么领?注意啦,这笔钱不是自动到账的,需要宝爸宝妈们动动手指——父母或监护人可以通过支付宝、微信的“育儿补贴”小程序,或者登录户籍所在省的政务服务平台,几步操作填好信息,上传出生证明、户口本等材料即可。
如果线上操作不熟练,线下街道办也能帮你搞定。
预计8月下旬各地会陆续开放申请通道,审核通过后,补贴会直接打到申领人的银行卡或社保卡里。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3600元一年,够用吗?从国际经验来看,发达国家的育儿补贴通常占人均GDP的2.4%到7.2%,我国的这一标准符合现阶段国情,既考虑了财政可持续性,又能切实减轻家庭负担。尤其对低收入家庭来说,这笔钱免征个人所得税,还不计入低保、特困家庭的收入认定,相当于“额外福利”,真能缓解尿不湿、奶粉这类硬支出的压力。
当然,育儿补贴只是国家生育支持大礼包的一部分,接下来,还可以继续期待下普惠托育服务、免费学前教育试点等等,一系列配套措施正在路上。比如,到2025年,全国要实现每千人拥有4.5个托位,让更多双职工家庭“带娃无忧”;而免费学前教育的逐步推行,更是从长远降低教育成本。
这些政策组合拳,从眼前的奶粉钱,到未来的托育、上学,一步步帮年轻家庭减负,回应“生得起但养不起”的焦虑。
最后,这项政策释放了什么信号?它不仅是经济激励,更是国家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关键一步。用专家的话说,这个补贴就像"育儿的第一桶金",虽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至少让新手爸妈们知道,养娃这件事,国家已经准备好跟你一起扛了。
如果您身边有适龄的宝爸宝妈,不妨把这个消息转发给他们吧!
出品:财经早察工作室
总统筹:陈晨星
执行统筹:祝乃娟
监制:洪晓文 曾婷芳
剪辑:曾婷芳 实习生苏磊
设计:王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