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讲述中,我们详细探讨了解放军舰艇与日本海军舰艇之间的对比。今天,我们将专注于解放军空军与日本航空自卫队之间的力量对比。在2010年代之前,解放军空军并没有明显优势,尤其在战机数量上,处于明显劣势。那么,解放军空军具体是在什么时候彻底压倒了日本航空自卫队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看日本的特殊情况。作为二战战败国,日本在军事力量方面受到了严格的限制。50年代初期,日本几乎没有正规军队,只有一些维持治安的警察部队。然而,随着苏联的崛起和朝鲜战争的影响,日本开始逐步重建其自卫队,以应对国际安全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围堵东方阵营。
在这一大背景下,日本陆上自卫队、航空自卫队和海上自卫队相继建立起来,并逐渐壮大。到了五六十年代,日本航空自卫队拥有了超过600架F86系列战机。然而,这些战机大多数是用于防御性质,航程和作战半径有限,类似于中国的歼5和歼6系列战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局势发生了显著变化。
从70年代开始,日本陆续引进了140多架F104和F4系列战机,80年代又陆续增加了210多架F15战机,特别是F15J战机。这些重型战机具有较远的航程和较大的作战半径,尤其是F15J战机属于重型四代机。在80年代,随着F15J的装备,日本航空自卫队在技术上对解放军空军形成了明显的优势。
与此同时,解放军空军仍主要依赖于歼6和歼7系列战机,这些战机在性能和航程上明显不及日本的四代机。在80年代的东海上空对峙中,日本利用F4和F15的航程优势,使得双方经常在空中进行距离拉锯,而解放军空军的战机则经常因为航程限制而不得不提前返航,显然处于劣势。
21世纪以来,日本又在美国F16战机的基础上发展了国产F2战机,总计生产了90多架。这使得日本航空自卫队的F15和F2战机数量超过了300架,成为2010年代之前日本航空自卫队的支柱。与此同时,解放军空军在四代机方面的发展较为缓慢。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解放军空军逐步推出了歼10A、歼11B和歼轰7A等四代机,这些战机的定型和批量生产使得解放军空军在技术上开始赶超日本航空自卫队。尤其是在2010年代初期,随着歼10A和歼11B的大量装备,解放军空军在华东地区已经不再落后于日本航空自卫队。
近年来,随着歼16、歼10C和歼20等四代半和五代机的定型和装备,解放军空军的战机数量和性能已经完全压倒了日本航空自卫队。现在,解放军空军依靠四代半和五代机的强大力量,形成了与日本航空自卫队在东海上空的明显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