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法国达索航空公司欢天喜地地宣布,他们生产的“阵风”战斗机将不会受到美国保护主义关税政策的威胁。这一消息在业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在全球贸易形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
就在不久前,欧盟与美国之间达成了一项新的贸易协议。根据协议内容,美国决定对自欧盟出口的产品征收高达15%的关税,这一举措在欧盟诸多国家引发了强烈的反对声音,业界对这一不平等条约的质疑随之而来。尤其是在航空及军事工业领域,相关利益方的忧虑不断加剧。
根据航空技术网站报道,欧洲委员会在7月29日确认,美国对欧洲航天产品的关税政策将恢复到1月份之前的水平,这意味着“阵风”等战斗机将不会受到新关税的制约。这一决定得到了法国达索航空首席执行官埃里克·特拉皮尔的热烈欢迎,他认为这将有助于维护飞机产业链的稳定,避免因为关税带来的潜在影响。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项所谓的新贸易协议实际上对欧盟来说是一项极为不利的条约。尽管美国声称这一关税制度每年将会产生数百亿美元的收益,但显然,这些收益主要是美国自己增加的财政收成,而欧洲则不得不为此承担单边的关税损失。除此之外,欧盟还承诺将在未来三年内购买价值7500亿美元的美国天然气、石油和核原料,同时还需向美国投资至少6000亿美元,这无疑加深了欧盟的依赖性。
在欧洲各国的产业界感到愁苦之际,法国达索等航空工业巨头却似乎松了一口气。现如今,像“阵风”、“台风”和“鹰狮”这样的欧洲战斗机都依赖于大量的美国零部件,而“零关税”的政策对于保障飞机产业链的顺利运作显得尤为重要。航空技术网站甚至将航空航天产品视为美国与欧盟之间关税冲突中的“不可触碰的战略产品”。
以“阵风”战斗机为例,虽然它被视为法国产品,但其内部的电子连接器、皮托管探头以及空气数据传感器等组件均依赖于从美国进口。此外,一些出口型的“阵风”还会配备美国的机载设备,比如卡塔尔所购买的“阵风”搭载了来自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狙击手”高级瞄准吊舱,而非由欧洲制造的泰雷兹TALIOS吊舱。
与“阵风”相比,“台风”和“鹰狮”战斗机在零部件的依赖程度上更为严重。“台风”的机翼及机身中使用的一部分复合材料来自美国赫氏公司,而“鹰狮”的F414发动机则是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生产。这两款战斗机除了搭载美国制造的AIM-9X和AIM-120导弹,甚至在目标识别与制导吊舱、雷达告警装置等多个领域也离不开美国的技术支持。
很明显,美国对欧洲航空航天产品保持“不受关税战影响”的特权,实际上也在维护着自己航空和武器产业的利益。随着欧洲航空航天和武器产业实力的减弱,这种依赖关系也愈发紧密。双方已经形成了一种共生的关系,损失一方都会影响到另一方的利益。
不过,美国的军事工业同样处于衰退之中,许多关键产品的制造也必须依靠欧洲企业的参与才能实现。例如,美国海军最新的“星座”级护卫舰其实源自意大利的产品,而美国海军大量装备的NSM反舰导弹亦是挪威的技术成果,这从侧面反映了美欧之间的复杂依赖关系。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次获得政策保护的仅仅是欧洲的飞机产品,而美国向欧盟提出的条件还包括必须购买更多的美国武器系统。在这种情况下,欧洲的军工产业将更加受到美国的蚕食,其自主化的目标将变得愈加渺茫。
从这个角度来看,法国达索航空首席执行官的声明,似乎更多体现了对幸存者的庆幸,而非所谓的“地位超然者”的骄傲。这在全球航空航天产业中,留给各方的思考值得我们深思。(作者:陶慕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