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特朗普这老爷子又整新活了!刚把钢铁铝关税从25%提到50%没多久,这才俩月,又宣布要把407种衍生产品加进清单里,8月18号就生效。干了20年财经,见过不少贸易摩擦,但这么密集加税的,还真得打起精神看——这可不是简单加几个点税的事,背后的门道得掰开了揉碎了说。
先说这407种产品,听着像个大数字,其实都是钢铁铝的“亲戚”。比如汽车上的合金轮毂、家电里的冷轧钢板,甚至连装修用的铝制门窗框架都算上了。说白了,就是把钢铁铝产业链从头到尾撸了一遍,只要沾点边,关税都得按50%算。这一下,那些靠进口原材料的企业可就头疼了——比如美国本土的汽车厂,以前买欧洲的特种钢能省点钱,现在成本平白涨一块,要么自己扛着少赚钱,要么就得把涨价转嫁给消费者,最后可能还是老百姓买单。
再琢磨琢磨美国为啥这么干。明面上说是保护本土钢铁铝产业,这几年美国钢铁厂确实日子不好过,产能利用率一直上不去。但深层看,这更像给选举年铺路——铁锈地带的工人选票,向来是特朗普的重要盘。加税能让本土工厂订单多起来,工人有活干,选票自然更稳。不过这招也是把双刃剑,欧洲那边已经放话了,说要是敢这么干,他们就对美国的农产品加税报复。别忘了,美国大豆、玉米在欧洲卖得不少,真杠起来,两边都得疼。
对咱们投资者来说,得盯着三个方向。一是美国本土的钢铁铝企业,短期肯定能吃到关税红利,订单可能会增加,但别追太高,毕竟这种政策红利能不能持久,还得看后续博弈。二是那些能绕开关税的企业,比如在墨西哥、加拿大设厂的,把原材料运过去加工一下再卖到美国,成本就能降点,这类企业可能会悄悄受益。三是咱们国内的高端钢铁铝企业,要是能在技术上再突破突破,把产品做得更有竞争力,说不定能在东南亚、南美这些市场抢下更多份额——毕竟全球供应链不可能一直这么僵着,总有空子可以钻。
帮主最后说句实在的,贸易摩擦这事儿,就像俩人掰手腕,谁也不会一下子把对方压垮,都是慢慢试探。咱们做中长线投资的,不用天天盯着关税清单算来算去,不如多看看那些真正有技术、有市场的企业,它们才是能穿越周期的硬通货。跟着帮主,沉住气,慢慢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