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30天的三伏天后
今天,终于出伏啦!
据中国天气网今日发布
高温破纪录!
今年三伏为史上第二热
三伏天虽结束
但暑热尚未消退
江苏省气象台
2025年8月19日9时18分
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预计19-21日,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镇江、泰州和宿迁的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5-37℃
本周我省受副高控制
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
19-23日全省大部分地区
将出现持续的35~37℃高温天气
其中8月22-23日高温强度最强
24日全省高温强度减弱
但沿江苏南地区
仍有35~37℃的高温天气
未来三天南京具体天气情况
南京接下来几天持续38℃高温
据南京市气象台今天10时发布的
高温报告和全市天气预报
全市今天下午到夜里
晴到多云
偏南风3到4级
今天最高气温: 37℃到38℃
明晨最低气温: 27℃到28℃
8月20日
全市晴到多云
东南风3到4级
8月20日最高气温: 37℃到38℃
8月21日最低气温: 28℃到29℃
8月21日
全市晴到多云
东南风3到4级
8月21日最高气温: 37℃到38℃
8月22日最低气温: 28℃左右
伏天落幕,暑气退场
出伏,意味着
全年最热的一段时间过去
但你可能不知道
出伏后(8月19日)
到秋分(9月23日)前的36天
是一年中最“凶险”的日子
一方面,出伏是由夏入秋、由热渐冷、阴阳变化交替的关键时期,人体阴阳也会随之调整,此时免疫力本就相对薄弱,加之“夏日无病三分虚”,人体在经过一整个夏天的消耗后,正气未复,易被病邪所侵。比如这段时间,很多人会出现咽喉肿痛、口干舌燥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大多是燥邪偷袭肺部的一种表现。
另一方面,出伏到秋分的这36天,是一年中气温波动较大、较频繁的时候。可能中午还需要开空调降温,凌晨睡觉就需要盖被子保暖了,身体就怕“一冷一热”。
其中,受影响最明显的是心脑血管,这段时间中风、心梗、脑梗发生率比较高,所以提高养生防病意识很重要。
做好这4件事
秋病离你远一点
↓↓↓
穿 衣
出伏后应关注冷暖变化,根据气候适当增减衣物。如果气温明显下降,仍穿着单薄,极易受到寒冷刺激,引发感冒等疾病。
尤其是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阻肺、心脑血管病患者,要适时增加衣服,防寒保暖。
运 动
秋季开始日夜温差大,不宜过早、过晚外出锻炼;运动时间和强度都要量力而行。
夏秋交接之后,人极易倦怠、乏力,运动则能增强心肺功能。推荐太极拳、八段锦等方式增强人体抵抗力。
喝 水
秋天湿度降低,皮肤、嘴唇和咽喉表皮细胞更易丢失水分。喝水是最简单、直接的补水方法。
血液粘稠度也与喝水量有关。研究表明,每天喝6~7杯水比喝2~3杯水,发生心血管意外的概率更低。
血液最黏稠的时间段是半夜到清晨。睡前喝半杯水,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心血管病风险。
情绪调节
秋季容易引起悲伤、忧郁等不良情绪,特别是一些老年人。中医认为忧虑、悲伤的情绪会影响肺脏的宣泄、伤及肺脏。
因此,秋季要及时宣泄积郁之情,多进行户外活动,还可以听听音乐、画画、写写书法来舒缓情绪。
此外
今天南京气象发布
高温健康风险预警
全市高温健康风险高
请注意防范
天气炎热
大家外出注意防暑降温
及时补充水分哦~
综合自中国天气网、南京气象、江苏气象、CCTV生活圈
来源:南京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