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金融史,本质上就是一部关于“信用”的戏剧。如今,舞台的聚光灯正投向一个“新角色”——稳定币,它既不是传统的钞票,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加密货币,而是一种带着“数字外衣”的法币替身。
如今,在全球数字资产的浪潮中,一个长期由美元稳定币(如USDT、USDC)独霸的赛道,正迎来结构性的转变。据悉,日本金融厅(FSA)最快将于今年秋季,正式批准其境内首款与本国法定货币挂钩的数字货币——日元稳定币JPYC的发行。
这不仅是日本在数字金融领域迈出的关键一步,更是一个强烈的信号,预示着一个由多个主权法币支持的、多元化的全球稳定币新时代,正在加速到来。从东京到香港,再到首尔,亚洲主要的金融中心正在集体觉醒,纷纷为本国法币的“数字化身”铺平道路。
中国香港已于2025年8月1日正式生效其《稳定币条例》,该条例并非要禁止USDT、USDC等境外稳定币的流通,其监管的核心对象,是在香港发行或与港元挂钩的稳定币。这清晰地表明,香港的目标是成为全球稳定币的“合规枢纽”,为那些寻求在清晰法律框架下运营的稳定币发行商,提供一个理想的注册地和运营中心。
与此同时,韩国也正在加紧制定其稳定币法案,预计将在今年10月推出。这显示出,在东亚的主要经济体中,建立本土法币稳定币的监管框架,已成为一种共识。
图片来源:pixabay
稳定币背后的地缘金融角逐
稳定币本身不是新东西,它在美国已经存在了不少年。而今年特朗普签署的《天才法案》,本质上不是从0到1发明稳定币,而是在确立稳定币在美国的合法性,出台相关的规定,推动稳定币从1到100的发展。
站在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视角,当然不希望在数字世界里继续受美元霸权的牵制。因此,很多国家也在尝试发行自己的稳定币。换句话说,每一方有每一方想要解决的问题,而稳定币,就成了这些解决方案的交集。
稳定币之所以被称为“盛宴”,并不是因为它带来一夜暴富的幻想,而是因为它直击国际金融的心脏——货币主权与全球支付体系。
美国希望通过稳定币,进一步巩固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的霸权,把“石油美元”升级为“区块链美元”,稳定币既是短期缓解美债问题的途径,也是长期试图把美元霸权延伸到数字世界的手段。
日本想要借机推动日元国际化,哪怕只能在亚太地区发挥点作用,也不枉此行。
欧洲央行则小心翼翼,不敢轻举妄动,却也在研究数字欧元,以防被边缘化。
而对于中国来说,稳定币既是对交易途径的有效补充,也是我们自己在数字世界建立货币话语权的关键尝试。
如今,稳定币作为连接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的桥梁,已从最初的加密货币交易媒介发展为全球金融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截至2025年8月,全球稳定币总市值突破2769亿美元,其中USDT和USDC合计占据84%以上的市场份额 。稳定币市场正经历从单纯流动性工具向收益型结算资产的转变。
日本批准首个日元稳定币JPYC,也不是一个孤立的财经事件。它是全球金融体系从单一中心向多元化格局演变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节点。一个由多个主要经济体法币支持的、合规的、多元化的稳定币世界,正在从蓝图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