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持续至今,俄罗斯空军的作战表现令人深思。战争初期,俄空军凭借数量优势展现出强大威慑力,然而在后续作战中却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战略价值。原本掌握制空权后理应通过空中优势压制地面部队,但实际情况却是陷入地面消耗战,并蒙受重大装备损失。这一战况对中国空军具有重要警示意义,特别是对歼20这类先进战机而言,必须避免重蹈俄军覆辙,坚持走高科技精准打击的发展道路。中国空军近年来的现代化转型战略,在这场冲突中得到了充分验证。
俄罗斯空军在乌克兰战场上的表现令人意外。虽然其战机数量是乌克兰空军的十余倍,但截至目前的战损已超过300架,其中包括苏35和苏34等主力机型。造成这种局面的关键因素在于其过度依赖无制导火箭弹的战术选择。俄军苏25攻击机群采用低空飞行投掷S8火箭弹的方式攻击乌军阵地,这种战术虽然成本低廉,却使战机完全暴露在便携式防空导弹的打击范围内。乌克兰军队使用单价仅5万美元的FIM92毒刺导弹,就能击落价值上亿美元的先进战机。
俄军沿袭了苏联时期遗留的大量火箭弹库存,这些无制导武器单价仅数千美元,相比精确制导导弹确实成本优势明显。但这种廉价战术的代价是战机必须冒险进入低空危险区域。加之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仅有26颗在轨卫星,信号稳定性不足,难以支撑大规模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需求。战争初期摧毁乌军机场和燃料库后,俄空军未能及时转为精确制导武器的饱和打击,反而陷入地面消耗战,导致地雷和步兵成为战场主角。即便到2025年,俄军仍在用无人机和导弹弥补战力缺口,但早期战术失误造成的损失已无法挽回。
中国空军对这场冲突进行了深入观察和反思。自1991年海湾战争美军展示精确打击模式以来,中国军方就开始重新审视传统作战理念。当时国防高层经过研讨,认识到以陆军为主的传统作战体系已经过时,必须转向海空协同的新型作战模式。俄军在乌克兰的教训,恰恰印证了中国空军转型发展的正确性。虽然中国空军缺乏大规模实战经验,但通过观察认识到制空权的取得不仅需要先进战机,更需要完整的作战体系。中国很早就避免了俄罗斯的困境,2020年完成全球组网的北斗系统拥有55颗卫星,可提供厘米级定位精度,为各类精确制导武器提供可靠支持。
俄军苏35执行火箭弹攻击任务导致重大损失的情况,促使中国空军更加注重作战力量的多元化配置,避免让高端战机执行低端任务。中国海军003型航母在2023年下水,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轮换体系,包括执勤、训练和维修三种状态的科学调配。中国空军53个歼击航空旅装备约1700架战斗机,纸面实力位居世界前列,但实战经验相对缺乏,俄乌冲突为此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歼20作为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五代战机,自2017年服役以来性能不断提升。预计到2025年装备数量将超过300架。该型战机采用双发重型设计,最大起飞重量达37吨,可实现1.8马赫巡航速度,极限速度可达2.8马赫,每分钟飞行距离达52公里。其隐身涂层技术能有效屏蔽雷达探测,配合相控阵雷达和预警机系统,可锁定500公里外的目标,实现超视距精确打击。俄军战机低空投掷火箭弹的战术对歼20而言无异于自废武功,完全丧失其隐身和机动优势。价值1.04亿美元的苏35被廉价防空导弹击落的教训表明,中国必须让歼20专注于其设计初衷的空中优势任务。
俄罗斯的困境源于其作战理念和装备体系的滞后。他们继承了苏联时期重视火力密度的传统,对精确打击技术投入不足。格洛纳斯系统的局限性也制约了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相比之下,中国在PL15和PL21空空导弹、鹰击系列空地导弹等精确制导武器研发方面取得显著进展,结合北斗导航系统,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技术垄断。中国空军强调发挥距离优势,通过高空投放精确制导武器降低作战风险。预计到2025年,歼20将推出双座改进型J20S,配备新型电光传感器系统和隐身涂装,进一步提升作战效能。
俄罗斯图160战略轰炸机数量有限且不敢轻易投入实战,被迫使用战斗机执行轰炸任务的情况,凸显了专业化装备体系的重要性。中国空军拥有轰6系列轰炸机及即将亮相的轰20,形成了明确的任务分工体系。俄军的教训使中国空军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充分发挥歼20的技术优势,避免将其用于低效的战术任务。到2025年,俄空军在持续消耗中战力大幅下降,而乌克兰在西方援助下持续抵抗。中国空军的转型发展坚持专业化方向,确保各类装备各司其职,形成完整的作战体系。
在导弹技术领域,中国已取得长足进步。虽然美国仍存在技术优势,但中国北斗系统打破了GPS的垄断地位。PL17超远程导弹采用主动雷达制导,形成显著威胁。相比之下,俄罗斯的R77和Kh31导弹仍依赖老旧系统。俄军在乌克兰战场后期改用滑翔炸弹改进战术,但早期过度依赖火箭弹的代价已经无法挽回。中国空军从中汲取教训,坚持发展精确制导武器,避免低空作战风险。廉价防空导弹的有效性再次证明高空精确打击的优势。
现代军事力量建设强调专业化分工,美国走在世界前列,中国正快速跟进。俄罗斯和法国因工业产能限制,被迫采用多功能装备,而中国则坚持专业化发展路线。俄乌冲突的实例证明,装备体系的全面性至关重要,中国空军的发展方向符合现代战争需求。到2025年,持续进行的俄乌冲突持续暴露俄空军问题,而中国空军通过转型发展不断提升战力。歼20坚持高科技发展路线,避免低效作战模式的选择,体现了中国空军对现代空战本质的深刻理解。通过坚持精确制导和体系化发展道路,中国空军的未来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