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天里,乌军就折损了1435名军人!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啊,咱们庄稼人常说一个连百十号人,这差不多就是十来个连打光了,可见前线打得有多热闹。更要紧的是,俄军"中部"集团军这回真往前冲了不少,不光捣毁了乌军的装甲车和弹药库,还往敌人防线里头钻了挺深,看来是真想打破现在这僵持的局面。
要说这中部集团军可真不是吃素的,之前就在顿涅茨克那边有过亮眼表现,短短两天就占了200平方公里的地盘,往前推了18公里,把乌军的补给公路都给切断了。这就跟咱们种地时断了邻居家的浇水渠似的,你想想,前线的兵没了弹药粮食,还怎么打仗?这回他们又故技重施,专门找乌军防线的薄弱处下手,难怪能推进得这么顺。
乌军这边可就麻烦了,不光是人损得多,装备也丢了不少。俄国防部说摧毁了多辆装甲战车,这玩意儿可贵了,就像咱们家里的拖拉机,坏一辆少一辆,短时间内可不好补。更要命的是弹药库被端了,这就好比做饭时米缸让人砸了,接下来只能饿肚子了。之前波克罗夫斯克那边,乌军一个月就损失了一两万人,现在这么个打法,恐怕真有点顶不住了。
有人可能会问,俄军怎么就盯着中部使劲呢?这里面可有门道。顿巴斯这地方煤矿多,地下隧道跟蜘蛛网似的,俄军就借着这些地道偷偷摸过去,冷不丁从乌军背后冒出来,打得他们措手不及。这招就像咱们玩捉迷藏,钻柴房绕到别人身后,保管对方吓一跳。加上俄军现在无人机用得溜,一天就能放出去好几千架,不光能瞅清乌军动静,还能直接扔炸弹,简直就是天上飞的哨兵加炮手。
乌军这边也是真没办法了,听说把哈尔科夫那边的兵调了不少过来,结果那边防线就空了,不得不放弃一些地方。这就跟家里农忙时,把浇地的人叫去割麦子,结果地旱死了一样,顾头顾不了尾。更糟的是,他们的电子战站被端了好几个,现在通信都成问题,有些连队连上级命令都收不到,只能自己瞎琢磨着撤退。这在战场上可是大忌,就像瞎子摸象,能不挨揍吗?
要说最惨的还是红军城那边,都打成巷战了。俄军更狠,专炸煤矿的通风井,把躲在地下的乌军给活活闷在里头。这招太损了,但也真管用,乌军本来想靠着地道神出鬼没,结果成了自己的坟墓。听说有回轰炸之后,一个连的兵全被埋在200米深的地下,根本救不出来。想想都让人揪心,这仗打得真是太惨烈了。
俄军这边不光中部发力,西部、东部、南部集团军也没闲着,各自在自己的方向上往前挪,虽然步子不大,但都让乌军付出了代价。这种全方位施压的打法,就像咱们给庄稼除草,四面八方都下手,让杂草无处可逃。乌军本来兵力就紧张,这么一来更得拆东墙补西墙,防线漏洞越来越多。
有人可能会好奇,俄军这么猛,是不是准备大反攻了?不好说,但从他们重建顿涅茨克机场来看,恐怕是想长期干下去。那机场离前线才35公里,明显不是为了民航用的,十有八九是要改造成无人机基地,到时候飞机起飞更快,炸得更准,乌军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乌军现在是真缺人了,连那种在后方劫掠老百姓的部队都给调到前线了。这就好比家里实在没人干活,连好吃懒做的二流子都得下地,可见是真到了节骨眼上。之前泽连斯基把最能打的第79旅调去救火,结果还是没拦住俄军,现在预备队怕是快见底了。这仗打到这份上,拼的就是谁家底厚,谁能撑到最后。
不过话说回来,俄军也不是没付出代价,只是战报里没细说。这种猛攻就像咱们种地时猛施肥,虽然能催庄稼长得快,但也费本钱。一天推进一点看着不多,时间长了累积起来就可观了。乌军防线现在就像被水泡了的土墙,看着还立着,其实内部已经松了,说不定哪天就塌了。
有意思的是俄军的新战术,把"柳叶刀"巡飞弹装在T-90M坦克上,坦克往前冲的时候,无人机就飞出去炸敌人的火力点。这就像咱们打鸟时,一手拿弹弓一手撒沙子,让猎物顾此失彼。加上夜间突袭,趁着天黑摸到乌军战壕附近,然后重炮猛轰,这种打法让乌军防不胜防。
乌军现在是进退两难,守着吧伤亡太大,撤吧又舍不得那些阵地。之前从苏梅、哈尔科夫调了18万兵过来,结果那边又出问题。这就像咱们种两亩地,这边虫灾还没治完,那边又旱了,真是按下葫芦起了瓢。关键是补给线还老被俄军掐断,前线的兵缺吃少穿,武器弹药也跟不上,哪还有心思打仗?
听说乌军高层现在也吵得厉害,泽连斯基和军方将领意见不统一,有的想硬顶,有的想撤退。这种时候最怕指挥不统一,就像咱们拉犁时牛往不同方向使劲,不光走不动,还可能把犁弄坏。基层士兵更是惨,有的连队都没人管了,只能自己找活路,这仗打到这份上,真是够窝囊的。
俄军这边倒是越打越有章法,先用无人机侦察,再用重炮轰,然后坦克冲,最后步兵占领。一套组合拳下来,乌军想挡都难。特别是他们把地下隧道玩明白了,神出鬼没的,让乌军防不胜防。这种打法虽然看着不花哨,但真管用,就像咱们种地时深耕细作,看着慢,收成却好。
现在前线的情况就是这样,俄军一步一步往前挪,乌军是丢了阵地又损兵。照这么打下去,恐怕用不了多久,战线就得往乌军那边推不少。不过话又说回来,打仗这事儿变数多,谁也说不准明天会咋样。说不定乌军缓过劲来,又能组织反击,毕竟背后有北约撑腰。
但就目前来看,俄军确实占了上风,特别是这个中部集团军,简直成了捅向乌军防线的一把尖刀。他们不光往前冲,还注重切断乌军退路,这种打法够狠也够有效。就像咱们围猎时,不光要追,还得把猎物的逃路堵死,这样才能稳操胜券。
总的来说,这1435人的损失数字背后,是俄乌双方的激烈厮杀,也是战局可能发生变化的信号。俄军想靠局部猛攻打破僵局,乌军则在苦苦支撑。接下来就看乌军能不能顶住这波攻势,有没有援兵和补给跟上了。要是顶不住,那可就真麻烦了,说不定会一泻千里。咱们老百姓虽然不懂那么多战术,但也知道,打仗拼的就是实力和耐力,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赢家。这俄乌冲突打了这么久,也该快见分晓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