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秦风 崔文静 实习生张长荣
编 辑丨姜诗蔷 巫燕玲 刘雪莹
纷纷扰扰“鲍无可离任”的市场传言终落地。
5月17日,景顺长城基金连发8则公告,鲍无可卸任了包括景顺长城能源基建在内的8只基金,因个人原因辞职。对于其职业生涯的下一程,业内猜测或为私募。
百亿基金经理鲍无可离职早有预兆。4月12日、26日,鲍无可管理的产品分两次增聘了基金经理,这些产品由刘苏、邹立虎、张仲维、王勇分别接任。产品短期内密集增聘,就引发了投资者对鲍无可职位可能变动的讨论。
从公告看,鲍无可离职后,接管其产品的四位基金经理均是从业经验超过15年的老将。
最佳任期回报超375%
曾表示“天生厌恶亏钱”
天天基金数据显示,鲍无可最近5年产品表现上最大收益率94.31%,最大回撤仅为11.31%,波动、回撤均优于90%以上的同类产品。
自2009年12月加入景顺长城基金,从研究员到基金经理,鲍无可在景顺长城工作近16年,担任基金经理也长达10年又326天。
作为景顺长城培养的基金经理,在十余年的基金管理中,鲍无可所有在管基金在任职期内回报均为正。卸任前,其管理基金规模为162.07亿元,最佳任期回报375.01%。
和其他基金经理卸任不同,鲍无可离任景顺长城基金,市场反馈惋惜较多,这或许也与他稳健的业绩相关。
鲍无可持仓风格稳定,强调低估值,重仓股的平均市盈率、市净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这本身就为组合提供了一定的安全边际。这也使得鲍无可在牛市里业绩往往不太亮眼,但在熊市里往往更抗跌。
过去一年,黄金股表现亮眼,基金报告显示,早在2022年4季度,紫金矿业就出现在鲍无可的重仓中,并不断加仓,从去年一季度开始陆续减仓,但依然位列重仓股第一,可以说是精准收获了紫金矿业近年来的涨幅。
鲍无可持股周期普遍较长,更强调公司基本面和估值,尽管一季度以DeepSeek为首的AI科技股表现亮眼,但并未出现在鲍无可的持仓中,在一季报里,他这样写道:“DeepSeek的能力追平OpenAI意味着Transformer这个技术红利已经被大家吃透,后续AI行业的技术发展还需要找到新的迭代点。如果没有新的迭代点,AI的能力可能就止步于当前状态,这对于大部分AI相关的公司都是不利的。对于未来技术进步,我们很难提前预判,只能紧密跟踪,积极应对。 ”
据证券时报报道,2023年10月,鲍无可曾表示,价值投资最重要的是安全边际,安全边际主要在两点:第一是壁垒一定要高,第二是估值不能太贵,一旦太贵说明隐含的风险较大,必须谨慎。他还提到,自己“天生就很厌恶亏钱”,从做投资的第一天起,就把不亏损放在首位。
公募变革“冲击波3.0”
5月7日,《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给券商研究所带来了“冲击波3.0”。而在此之前的近两年以来,券商研究所已遭“两连击”:2023年7月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的首轮冲击;同年12月《关于加强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管理的规定》发布后的“降佣第二弹”。
多位券商研究所所长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公募费改使券商研究所佣金由“万八降至万四”,对收入影响较大。
据券商研究所资深人士分析,这将倒逼公募基金切实提高基金产品收益情况。经历过完整市场周期,尤其是曾精准预测股市变动的老牌专家型研究员,将会更受欢迎,而年轻研究员的竞争力可能会相对下降。
根据券商研究所资深人士讲述,在2023年之前的几年间,诸多券商研究所大举扩容。彼时,一位勤奋、有天赋的年轻研究员,锻炼三五年以后,有机会跳槽至其他研究所担任行业首席,获取高薪。此后,这一现象将显著减少 。“高薪挖首席经济学家、资深行业首席的情况仍将存在,但高薪聘请年轻研究员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年轻研究员,特别是年轻行业首席的收入或将缩水。”
(部分资料来自证券时报、公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