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美国政府持续向盟友施压,要求它们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并未获得广泛支持。最新动态显示,美国的施压手段正在变本加厉。
9月初,墨西哥政府宣布计划对未与其签订贸易协议的国家提高进口关税,中国被明确列入名单。业内专家指出,这显然是墨西哥在美国压力下做出的妥协。几天后,特朗普更是公开喊话,要求欧盟向购买俄罗斯能源的中国、印度等国征收100%的二级关税,以此向俄罗斯施压。这些迹象表明,美国正试图组建一个针对中国的关税联盟。
近期全球多国接连出台对华关税措施,细究之下都能发现美国的影子。墨西哥总统近日透露,计划对部分进口商品征收最高50%的关税,涉及汽车、纺织品等中国优势产业。虽然表面上是保护本国经济,但结合背景来看,这显然是向美国妥协的结果。实际上,墨西哥从今年初就开始逐步提高中国商品关税,包括对跨境电商商品加税,以及大幅提高小额包裹的税率。这些举措都是为了讨好美国,不惜牺牲与中国的关系。
加拿大也加入了这场关税战。去年就以安全为由对中国电动车征收100%关税,今年又对中国钢材加征25%惩罚性关税。在美国的威胁下,加拿大选择打不过就加入。美国正利用《美墨加协定》,试图将北美变成排华的贸易堡垒。
欧盟虽然声称要保持独立,但在对华政策上却越来越向美国靠拢。近期频繁对中国新能源产品发起调查,准备加征关税。特朗普更是在美欧会谈中直接要求欧盟对中国商品征收100%关税,还暗示美国会跟进。这明显是想让欧盟当马前卒。
美国还拉拢中国周边国家加入围堵。7月,美国与越南达成协议,对经越南转运的中国商品征收40%高额关税。韩国也在美韩会谈后,立即对中国钢材征收最高33.57%的反倾销税。这些动作都显示美国正在编织对华关税包围网。
美国为何要组建这个联盟?首先是为了堵住中国商品通过第三国进入美国的渠道。比如墨西哥的汽车关税,就是针对中国车企在当地设厂的对策。其次是想借盟友之力遏制中国,避免单打独斗。最后是想让别国承担贸易战的代价,自己坐收渔利。
中国外交部已明确表态,反对任何国家在美国胁迫下对华设限。历史证明,参与贸易战的国家最终都会自食其果。那些考虑追随美国的国家,确实需要慎重考虑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