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 刀法内容团队
这些信息值得关注
01
中美相互 24% 关税暂停实施
5 月 12 日,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中美双方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谈话中表示,双方认识到双边经贸关系对两国和全球经济的重要性,认识到可持续的、长期的、互利的双边经贸关系的重要性,同意共同采取以下措施:美方承诺取消 4 月 8 日和 9 日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共计 91% 的关税,修改 4 月 2 日对中国商品加征的 34% 的对等关税,其中 24%的关税暂停加征 90 天,保留剩余 10%的关税。
相应地,中方也取消对美国商品加征的共计 91% 的反制关税;针对美国对等关税的 34% 反制关税,相应暂停其中 24% 的关税 90 天,剩余 10% 的关税予以保留。中方还相应暂停或取消对美国的非关税的反制措施。
为什么重要
自加征关税之后,刀法看到了国内从平台到品牌做出口转内销的积极调整,还有离境免税、即买即退对入境消费的有效刺激,美国本土市场消费者对中国产品被迫涨价的抗议。
这背后都说明的是,中国品牌不仅具备灵活性,也已构建起了自己的品牌竞争力。相信新一代中国品牌,创造属于中国的超级品牌时代将要来到。
TA们怎么看
“中金公司在研报中亦同时表示:中美经贸会谈降低了出口风险,但部分被保留的关税对出口的影响也不能忽视。”——经济观察报《中美“关税战”暂缓 外贸人又忙起来了》
02
「奥乐齐」全国首家县级市门店开业
5 月 10 日,奥乐齐昆山首店正式亮相。昆山首店延续了奥乐齐“零会员费”“小包装低价”的核心策略,更通过自有品牌占比超 90% 的商品矩阵、高效运营模式以及深度本土化供应链,将“高质价比”理念推向新高点。开业当日客流突破 10 万人次,单日销售额高达 110 万元。
为什么重要
不再摇摆,坚定回归平价社区超市路线的奥乐齐最近一年风生水起。在自有品牌系列中,主打极致性价比的“超值”系列已经产生了 IP 效应,从白酒到洗发水频繁出圈,成功切入日常生活场景。昆山门店的成功,也将为奥乐齐试水低线城市注入更多信心。
TA们怎么看
“当前,中国零售业从“规模扩张”向“效率至上”的转型之路。当县域消费力觉醒,当供应链深度成为标配,社区超市的竞争已不再是简单的价格战,而是对用户需求的极致洞察与响应,通过供应链优化、商品创新和服务升级,为消费者创造真正的价值。”——零售商业评论《奥乐齐昆山首店单日破110万,“社区超市战”打响?》
03
京东外卖业日均订单将很快超过 2000 万单
5 月 13 日,京东首席执行官许冉表示,京东外卖业日均订单将很快超过 2000 万单,入驻门店数超过百万,骑手工服长期处于缺货状态。京东逐渐看到外卖对于整个平台的流量以及新用户的拉动作用,同时也提升了平台整体的流量转化率。目前初步看到外卖用户的跨品类的购买行为,现阶段更多集中在商超生活服务品类。
为什么重要
放在两年前大概很难想象,在京东的财报会上,行业居然纷纷在关心外卖业务。当然了,京东这次财报整体表现也可圈可点。2025 年第一季度的京东业绩中,总营收 3011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 15.8%。
TA们怎么看
“外卖业务本身在补贴战之后的发展策略、UE能力,以及由外卖带来的联动消费,都是围绕在京东身上的新课题。算账,也是必须面对的一件事,第二季度的财报中或许会有更多体现。”——36氪未来消费《刘强东回归一线,京东的新故事讲到哪了?》
04
京东美团饿了么被约谈
5 月 13 日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针对当前外卖行业竞争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内部管理,合法规范经营,公平有序竞争,共同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切实维护消费者、平台内经营者和外卖骑手的合法权益,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为什么重要
从京东入局外卖,到和美团之间的舆论战,再到阿里巴巴下场参战,这场关于外卖的商战还在不断升级。而京东颇有一种不夺下城池誓不罢休的劲头。平台之间的价格战,无一例外,消费者才是最终的受益者。
TA们怎么看
“我已经不能接受 12 块钱以上的奶茶了 。”——微博网友@-北方有嘉木-
05
「淘宝」测试高退款人群屏蔽功能
5 月 13 日消息,淘宝 App 上线“高退款人群屏蔽”功能,该功能允许商家在进行人群推广时,屏蔽高退款率人群,以优化推广效果和提升成交率。目前该功能处于内测阶段,仅对淘天服饰商家开放。
对这一新功能,有网友表示该功能对商家友好,可以明显提高淘宝商家的人群推广质量和成交率。还有网友喊话淘宝给消费者也设置一个屏蔽高退货率商家功能,这样就不用自己花时间一个个筛选。
为什么重要
不摘吊牌穿过后退款以及恶意“仅退款”行为既损害商家利益,又伤害普通消费者的权益。推出“高退款人群屏蔽”功能的关键是能否真正区分合理维权的消费者与恶意“羊毛党”。与此同时,平台也应该推出相应措施解决“货不对板”及 AI 造假对消费者权益的损害,维护正常的交易秩序。
TA们怎么看
“虽然根据平台的功能介绍,高退款人群的核定范围是“近90天退款率超过用户均值3倍且退货量大的人群”。但是,这个核定过程并不公开透明,消费者可能既无法查询自己是否被屏蔽,也无从申诉。而且,将退款率作为屏蔽标准,是否涉嫌算法歧视,还值得商榷。”——广州日报《退款多被屏蔽有失公允》
06
「微信」成立电商产品部
5 月 14 日,据媒体报道,腾讯发布全员信,内容涉及 WXG 事业群调整,主要内容包括:成立电商产品部,负责微信内交易模式的探索,加速发展交易基建及交易生态,运营微信交易新模式;开放平台基础部更名为开放平台部,负责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产品的策划、研发和运营工作。
另外,在管理干部任免中,曾鸣担任电商产品部负责人,全面负责部门业务及团队管理工作,向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汇报,不再担任开放平台基础部负责人;杜嘉辉担任开放平台部负责人,全面负责部门业务及团队管理工作,向曾鸣汇报。
为什么重要
从微信小店到成立电商产品部,不难看出微信更加明确了加速布局电商生态的意图。但微信的社交属性定位已深入人心,未来如何平衡用户体验和商业变现的问题或成为突破的一大关键。
TA们怎么看
“微信的用户基数突破 14 亿,又整合了各种功能,比如社交、支付、小程序、公众号、视频号等,形成闭环生态,用户不需要跳转其他应用,生态内多场景的无缝衔接,导致腾讯成了一家没有竞争对手的公司。未来随着AI深度整合,微信生态的强势地位恐怕就更难以撼动了。”——科技每日推送《微信生态还在增长,太吓人了》
07
沃尔玛中国净销售额同比增长 22.5%
沃尔玛 15 日晚发布的 2026 财年一季报显示,截至 2025 年 4 月 30 日的季度,沃尔玛中国净销售额 67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483 亿元),同比增长 22.5%;可比销售额增长 16.8%;电商净销售额同比增长 34%,较去年同期的 23% 增幅明显提升。
为什么重要
走高的业绩中有两个关键词,一是中国,二是山姆。从数据来看,沃尔玛国际市场会员费收入增长了 22% ,由山姆中国引领增长,中国中产对山姆的买单还在继续。
TA们怎么看
“在刚结束的季度,中国市场继续扮演沃尔玛的'增长显眼包'。”——小食代《480 亿,山姆再“带飞”沃尔玛中国上季度业绩,今天,CEO 说关税目前还是太高,预警将在美涨价》
08
618 战火蔓延到奶茶
5 月 16 日,天猫 618 现货开卖,淘宝闪购宣布加大奶茶免单力度,天猫 618 期间天天送奶茶,首日送出 100 万杯。
为什么重要
消费者对购物节愈发疲惫,不甘寂寞的平台把战火蔓延到外卖和即时零售领域。
今年 618 前夕,京东加入外卖战局,饿了么联手淘宝,而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奶茶品类成为平台必争之地。
可以预见,今年 618 之战的焦点,或许不在于传统电商业务一城一池的得失,而在于外卖闪购业务的用户心智争夺。
TA们怎么看
“奶茶才是互联网公司的流量入口。”——小红书网友@电商杂货铺
09
大厂扎堆出海做外卖
5 月 13 日,美团官宣与巴西的 10 亿美元投资协议,将于几个月内在巴西上线外卖服务 Keeta。此外,滴滴在巴西已有 70 万活跃骑手。
为什么重要
不论外卖还是出行,即使有新挑战者,领头羊美团、滴滴都有一定的壁垒,为了谋求新的增长曲线,出海是必然选择。
近年来,国内互联网大厂优势商业模式出海案例越来越多,比如 TikTok、Temu、《原神》等都在各自领域有不错成绩。大厂扎堆出海,既能给自己带来增长,也能为国内中小企业、品牌出海提供一定支持。
TA们怎么看
“当地的心智转换红利不可忽视,中国影响力的提升对于中企出海有着助推作用。”——亿欧创始人黄渊普
10
「绿茶集团」上市首日破发
5 月 16 日,绿茶集团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招股价每股 7.19 港元,全球发行约 1.7 亿股,预计净集资额最高约 12.1 亿港元,其中 30% 是老股发售。此前融资认购倍数达 282.11 倍,认购金额 341.51 亿港元。但开盘后跌破发行价。截止当日午市收盘,其股价每股报 6.79 元,下跌 5.56%。
为什么重要
在绿茶集团身上,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它 4 年 5 闯 IPO,终于在茶饮上市热潮的尾端抓住了上市机会。除去大环境消费不振的原因,绿茶集团本身也有不少潜在危险。
有媒体报道,近几年,绿茶集团能够获得持续增长的原因,是因为门店在持续扩张。2023 年,绿茶集团采取了扩店策略,成功将收入提升到 39.61 亿元,同比增长 51.09%,但,2024 年前三季度,尽管新增 87 家门店,绿茶集团的收入同比增长仅为 6.96%。同时,2024 年同店销售额整体下滑 9.8%。这代表了绿茶集团“以量换增长”策略失效。
除此以外,在餐饮十分关注的经营指标上,如翻台率、人均消费、同店销售上的表现均不佳。以及在外卖业务上的占比也不尽人意。
虽然度过艰难万险上市,但绿茶集团需要正式下一阶段的挑战了。
TA们怎么看
“绿茶登陆资本市场,其实抓住的是目前港股市场对中国餐饮的一股热潮。“资本更看重行业拐点信号而非当下数据。尽管当前消费动力尚未完全恢复,但 2025 年国家政策明确将‘大力提振消费’作为核心任务是非常明确的。”菁财资本创始人葛贤通说道。”——界面新闻《绿茶集团上市首日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