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美国这是又在憋着什么坏?美国农民一直接不到来自中国的大豆订单,都已经急的团团转了,可美国国土安全部就是不服软,偏要对着干。
他们放话哪怕政府停摆,关税也不能停,照收不误!一个要糊口,一个要强硬,矛盾一触即发,但特朗普似乎一点也不慌,贸易并不是一锤子买卖,说变就能变的,这背后有既有政策,也有博弈,这就不禁让人怀疑,特朗普方面强硬背后是又在整什么幺蛾子?还是在自拆屋顶?
田埂上的绝望二重奏
中国拒绝购买美国大豆后,最慌了不是特朗普方面,而是美国的农民,因为这场冲击波最先抵达的地方,是美国中西部的广袤田野。
关税政策并没有像预想中那样精准打击外部对手,反而率先在美国国内引爆了一场从田埂到工厂,再到人心的“内循环”式崩溃。
对于豆农来说,今年的日子简直是噩梦,他们正处于那种被两头挤压的无力感,一方面是化肥、农药这些种地必需品的成本,平均硬生生涨了12%,另一方面是因为最大的买家不来了,堆积如山的大豆价格直线下跌了23%。
这意味着他们不仅卖得更少了,花的钱反而还更多了,就在2024年的这个时候,还有超过650万吨的大豆装船运往中国,那曾是他们一年中最繁忙也最充满希望的季节,如今二十多年来头一回,港口静悄悄的,订单全是零。
农民们要的是能卖出好价钱的市场,而不是国家那点看不见摸不着的补贴,特朗普方面确实计划用关税收入来安抚他们,但9月26日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戳破了皇帝的新衣,补贴计划根本没谱。
比如在明尼苏达州,2024年对华出口占了该州大豆总出口的六成以上,是绝对的重灾区,但那里的农户拿到的补贴,居然和一个几乎不出口的州的农户差不多,这种“撒胡椒面”式的平均分配,对真正受损的人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供应链的反向“卡脖子”
更讽刺的一幕发生在供应链上,当关税大棒挥舞,试图“卡别人脖子”时,却发现绳索的另一头正紧紧勒住本国农业现代化的动脉。
这听起来很荒唐,但却是事实,美国引以为傲的现代化农业,离不开那些高精尖的收割机、播种机,而这些大家伙的心脏和大脑,恰恰高度依赖从亚洲,尤其是中国的进口,就比如传感器和电控系统。
现在这些关键零部件被加征了将近30%的关税,结果立竿见影,美国本土的设备制造商扛不住成本压力,要么大幅削减订单,要么干脆停产,这下可好农民们就算兜里有钱,也买不到升级换代的新农机了。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经济损失,而是在迫使美国的农业技术进程停滞,甚至倒退,一项本意是保护本国产业的政策,最终却以一种离奇的方式,打击了本国最基础的产业根基。
被对手填满的真空
南美国家,特别是巴西和阿根廷,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他们不是简单地卖点存货,而是在进行一场深刻的战略升级,巴西疯狂投资,扩建港口、新建铁路,硬是把曾经落后的运输效率,提升到了能与美国港口并驾齐驱的水平。
他们和中国玩起了新花样,不再是“一单一议”的传统买卖,取而代之的是“长约机制”、锁定多年的大单,甚至开始尝试用巴西雷亚尔直接结算,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国买家再也不用担心华盛顿的政策风向,也不用担心船期延误。
今年第二季度,中国从南美采购的大豆总量超过了3000万吨,一个创下历史新高的数字,这背后是美国在中国大豆进口市场中的份额,断崖式地跌落到二十年来的最低点,要知道在过去的好时光里,美国一度占据了这片市场的半壁江山。
中国此举并非单纯的赌气,而是一次深思熟虑的战略重构,核心目标很明确,摆脱对单一供应源的依赖,将粮食安全的命脉牢牢抓在自己手里,一旦这种新的采购习惯、新的供应链关系固化下来,美国未来即便幡然醒悟,想要重返市场的成本和难度也将呈几何级数增长。
铁票仓的政治悖论
既然对内对外都造成了如此巨大的伤害,为何这项政策还在雷打不动地执行?答案不在经济学,而在华盛顿的政治逻辑里,这项关税政策的延续早已脱离了其经济效果,而是服务于一种僵化的选举策略。
9月27日国土安全部那份“政府停摆,关税照收”的文件就是最好的表现,它将关税征收定义为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必要职能”,这无异于将一个经济工具“神圣化”,赋予其安全与主权的象征意义。
国土安全部27.2万员工里,竟然有高达25.8万人被划为“必要人员”,这个远超往年的比例,赤裸裸地展示了现任政府对关税的执着,关税已经成了特朗普方面对外展示强硬姿态的图腾,尤其在选情胶着的关键时刻,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效果。
然而这种强硬姿态正在侵蚀他们最稳固的政治根基,曾经爱荷华州、伊利诺伊州这些农业州的农民是特朗普最忠实的“铁票仓”,如今他们却成了政策最直接的牺牲品,他们的焦虑、不解和被抛弃感,正实实在在地反映在不断下滑的支持率上。
民主党嗅到了机会,开始在这些农业州大举推行贸易重建计划,就连共和党内部,也开始出现质疑的声音。
回旋镖已经飞回,它在内部摧毁了农业的经济链条,在外部一手扶持了战略竞争对手的崛起,在政治上则开始动摇自身的执政根基。
对于那些在田间地头苦苦支撑的美国农民而言,能够及时止损的“黄金期”早已过去,如果政策继续拖延下去,美国农业面临的将是系统性的重创和长远的信誉损失。
一旦全球大豆贸易格局在中国与南美之间锁定,那个曾经的“世界粮仓”,未来想要再挤进去,付出的代价将难以估量。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