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孙凯杰】9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落下帷幕后,万亿公募巨头华夏基金宣布了一则重磅消息:张佑君离任董事长,由邹迎光接任;原董事、总经理李一梅升任副董事长。
华夏基金成立于1998年,是中国最早获批的基金公司之一,目前,其母公司与子公司拥有公募基金、社保、基本养老、年金、特定客户资产管理等业务资格,同时具备QDII、QFII、RQFII等服务全球投资者需求的资质和能力。
截至9月30日,华夏基金总计管理规模为2.26万亿元,排名全市场第二位;ETF管理规模9039.09亿元,排名全市场第一位。
资料显示,张佑君于2023年9月20日上任华夏基金董事长,在他任职期间,华夏基金总计管理规模连续8个季度保持正增长。
自2007年中信证券收购华夏基金后,华夏基金的董事长一直由中信系高管担任。历任董事长王东明、杨明辉、张佑君在任职前均有中信证券的从业经历。本次接任董事长的邹迎光亦不例外。
公告显示,邹迎光于1998年8月至2005年12月间先后任华夏证券北京海淀南路营业部机构客户部经理、债券业务部高级业务董事;2005年12月至2017年3月间先后任中信建投证券债券业务部总经理助理、固定收益部行政负责人、执行委员会委员;2017年3月至2023年10月间先后任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部行政负责人、执行委员、党委委员;2023年10月至2024年11月间先后任中信建投证券党委委员、执行董事、执行委员会委员、财务负责人。
而升任副董事长的李一梅,则是华夏基金自身培养的高管。2001年8月,她从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毕业后加入华夏基金,曾任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营销总监、市场总监、基金营销部总经理、数据中心行政负责人(兼),上海华夏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证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等职位,见证了华夏基金的20余载风雨。
2018年,李一梅正式开始担任华夏基金总经理。彼时,华夏基金正处于业绩波动期,管理规模排名从巅峰时期的第二位逐年下滑,一度快要跌出全市场前十。
在李一梅任职期间,华夏基金瞄准了指数这条赛道,不断新发ETF产品,直至今日,已是全市场第一大ETF基金管理人。华夏基金的总管理规模也从李一梅上任时的4571.92亿元,上涨至22648.95亿元,距离排名第一的易方达基金差距缩小至千亿元。
与此同时,华夏基金还积极布局REITs基金,目前也是全市场管理REITs基金规模最高的基金管理人。
不过,在指数板块蓬勃发展的同时,华夏基金主动管理基金的规模却在持续收缩。Wind数据显示,自2021年6月以来,华夏基金旗下混合型基金规模持续下滑,总计规模从巅峰时期的2094.47亿元下降至1162.65亿元。但从市场情况来看,这也是多数基金公司同样面临的问题。
此外,根据中信证券半年报披露,华夏基金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1.23亿元,同比增长5.74%,相比于其他头部基金公司的增长幅度较小。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人事变动频繁。Wind数据统计,超过20家公募基金今年变更了董事长,其中不乏招商基金、汇添富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华安基金、海富通基金、中银基金等管理规模排在市场前20位的公司。
2025年,是公募基金的发展变革之年。降费进入第三阶段、《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正式印发。如何更好地服务市场和投资者,可能会成为未来几年基金公司竞争的关键因素。
责编:陶纪燕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