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大国剑拔弩张之际,竟靠关税威胁摆平?
前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的一番言论,直接把国际舆论搅成了一锅粥。
他在社交平台公然宣称,是自己祭出 250% 关税的 “杀招”,才迫使印度和巴基斯坦握手言和,避免了冲突升级。

要知道印巴冲突可是延续半个多世纪的死结,连联合国调解都常碰壁,特朗普真有这么大能耐?
当时巴基斯坦副总理达尔突然宣布,两国同意立即停止军事行动,印度方面也很快证实了这一消息。
就在全球为局势降温松口气时,特朗普突然跳出来抢功,直言 “美国彻夜调停” 才是关键,甚至暗示是关税威胁起了作用。

可这番说辞刚落地,就被狠狠打了脸。
印度消息人士直接戳破谎言,明确表示停火是两国直接协商的结果,跟美国没啥关系。巴基斯坦更绝,干脆列出三十多个参与斡旋的国家,压根没给美国留位置。
更讽刺的是,就在特朗普邀功的前两天,他的副总统万斯还公开表示,印巴冲突 “根本不关美国的事”。

细究起来,特朗普口中的 “关税威胁” 并非空穴来风,但矛头最初根本不是冲着停火去的。后来美印因俄油进口起了争执,他才重拾关税大棒,扬言要对印度加税。
如今硬是把两件事拧成一股绳,无非是想给自己贴 “和平使者” 的标签。

可现实早就把牛皮戳得千疮百孔。当时沙特外交大臣朱拜尔专程访巴斡旋,伊朗忙着穿梭外交,中国外长也分别致电两国高层推动和平。
这些实打实的努力摆在眼前,特朗普所谓的 “调停” 为啥没被任何人提及?

更有意思的是,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穆尼尔后来受邀白宫赴宴,甚至提议给特朗普提名诺贝尔和平奖。一边是巴方的 “盛赞”,一边是印方的 “否认”,这种分裂的态度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答案藏在两国的处境里。巴基斯坦经济依赖外援,向来愿意借国际力量缓和局势;而印度自认崛起中的大国,打心底里抵制外部调解。
特朗普显然没摸清这层门道,只顾着自说自话抢功劳,反倒让美印关系更僵。

更打脸的是,特朗普的 “关税威胁” 早成了国际笑柄。印度前驻美大使直接吐槽,这种说法重新勾起了印度被美国胁迫的痛苦回忆。
要知道 1971 年印巴战争时,美国可是给巴基斯坦送了 20 亿美元武器,如今倒成了 “和平救世主”?
印度军方干脆翻出旧账,在社交平台贴出当年的报纸截图,明晃晃的标题揭穿了美国的双重标准。

这波操作被网友夸 “干得漂亮”,直言是给 “恶霸照镜子”。特朗普的面子,算是被撕得一点不剩了。
说到底,特朗普的邀功闹剧,本质上是把国际政治当成了个人秀场。
印巴停火的核心,是印度要专注国内发展、巴基斯坦无力支撑战争的现实选择,跟关税威胁八竿子打不着。
这场闹剧最耐人寻味的地方在于,它戳破了某些国家 “顺我者昌” 的霸权逻辑。

特朗普以为关税大棒能唬住所有人,却没料到印巴根本不买账,反而用事实给他上了一课:和平从不是威胁出来的,而是各方妥协协商的结果。
总结来看,特朗普声称用关税威胁阻止印巴冲突,不过是自导自演的一场戏。停火的真正推手是两国的现实利益,以及沙特、中国等多方的斡旋努力。
这场闹剧不仅没给特朗普加分,反而暴露了其急功近利的政治心态,也让美印关系遭遇重创。
国际舞台从来不是个人的 “秀场”,任何脱离事实的邀功,最终只会沦为笑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