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8日,亿嘉和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6月1日接待国金证券、华安基金、富安达基金、新华基金、国联安基金等17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亿嘉和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2人,为副总、董秘张晋博,IR总监张晨飞。调研接待地点为南京、上海。
据了解,亿嘉和在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发布具身智能康养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控制器。前者面向医疗康复等场景,推动医护、康养服务智能化升级;后者是高性能“感算控”一体化控制器,有“大小脑融合、算控一体化”等优势,还提供端到端支持方案。
据了解,电网智能化、数字化是趋势,《“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对能源领域机器人产品研制和应用提出要求,中长期看,电力机器人普及率将持续提高。此外,该公司非电力业务所涉产品多样,已覆盖多个行业,2024年度非电力行业营收和毛利率均有提升。
据了解,亿嘉和看好“机器人+AI”机遇及具身智能机器人赛道潜力,践行“具身智能+行业应用”战略,推动技术迭代,构建良性循环。未来将持续优化核心产品,完善布局,开拓新增长曲线,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
调研详情如下:
Q1:介绍公司在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发布的具身智能康养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控制器?
A:具身智能康养人形机器人集成语音交互、健康监测、医嘱宣导及智能送药等功能,面向医疗康复、家庭护理、社区养老等场景,推动医护、康养服务的智能化升级;具身智能控制器作为高性能"感算控"一体化的控制器,该产品可为机器人厂商、科研机构及智能制造企业提供高效、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Q2:具身智能控制器有什么优势?
A:优势一:"大小脑融合、算控一体化",能够提升开发效率与并降低研发成本;
优势二:整合软硬件能力,优化开发体验,降低开发门槛,具备标准化接口兼容主流传感器、模块化扩展槽设计支持可插拔I/O模块、兼容EtherCAT/CAN FD等工业总线的优势;
优势三:提供从底层硬件、核心软件到云服务的端到端等支持方案。
Q3:电力机器人未来的发展潜力?
A:电网的智能化、数字化是行业发展趋势,机器人等智能化产品是智能化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在能源领域,要研制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巡检、操作、维护、应急处置等机器人产品;推动企业突破高空、狭窄空间、强电磁场等复杂环境下的运动、感知、作业关键技术;推广机器人在风电场、光伏电站、水电站、核电站、油气管网、枢纽变电站、重要换流站、主干电网、重要输电通道等能源基础设施场景应用。2024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提出:要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和智慧升级,强化源网荷储协同发展;到 2030年,基本完成配电网柔性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提高装备能效和智能化水平,合理配置监测终端、无人巡检终端、带电作业机器人等设施设备,加快设备状态智能监测分析、电网灾害智能感知等技术应用。中长期看,机器人在电力领域的普及率将持续提高。
Q4:公司非电力业务有哪些?
A:公司的非电力业务所涉及的产品包括机器人产品、智能电网及智能自动化设备等:一是将传统电力行业产品拓展到非电力行业领域的业务,即将巡检机器人、操作机器人等产品推广应用到轨道交通、钢铁煤炭、石油化工等其他应用领域;二是针对非电力行业客户推出的新产品业务,即公司在轨道交通、商用清洁等行业深入探索客户的场景和需求,推出车辆检测机器人、清洁机器人、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等产品与服务业务,为客户解决重复性、危险性劳动人员不足问题,帮助客户提质增效、数转智改产业升级。
Q5:公司非电力业务发展情况怎么样?
A:公司持续深化"机器人+行业"的战略布局,在巩固电力行业优势地位的同时,积极拓展新兴应用领域,推动业务多元化均衡发展。目前公司机器人产品已覆盖电力、商用清洁、新能源、轨道交通等多个行业。2024 年度,公司非电力行业营业收入为 1.45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35.13%,非电力行业毛利率 42.21%,较上年同期增加 6.97个百分点。
Q6:公司的发展战略及对 2025 年的展望?
A:公司看好"机器人+AI"技术融合带来的产业变革机遇以及具身智能机器人赛道的未来发展潜力,并将积极践行"具身智能+行业应用"的发展战略,持续推动具身智能技术的升级迭代,构建"技术突破-场景落地-生态共建"的良性循环。同时,我们也将持续优化电力、清洁、轨交、新能源充电等领域的核心产品,进一步完善产品布局,积极开拓新的增长曲线。我们希望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智能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服务于各行各业的客户,从而不断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