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期货投资亏损且隐而未报,又一上市乳企被立案调查。
近日,内蒙古骑士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骑士乳业”)发布公告称,因公司期货投资亏损未及时披露,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公司及董事长党涌涛等3名董监高人员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同日,公司及上述当事人收到内蒙古监管局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一纸公告,不仅揭开了骑士乳业信披违规的盖子,更折射出区域乳企在行业寒冬中的挣扎与困顿。
期货巨亏超四千万未披露
骑士乳业及相关责任人被立案调查
公告显示,骑士乳业在2023年开展白糖、豆粕等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过程中,因交易方向判断失误,导致大额亏损。
具体来看,截至2024年1月17日,骑士乳业及其子公司共计8个期货账户(以下简称骑士乳业期货账户)累计亏损金额达到902.46万元,占骑士乳业2022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12.60%。公司期货交易重大亏损状态持续至2024年2月27日,累计亏损金额最高达到1751.37万元,占骑士乳业2022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24.45%。
截至2024年7月18日,骑士乳业期货账户累计亏损金额达到1294.55万元,占骑士乳业2023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12.77%。公司期货交易重大亏损状态持续至2024年7月25日,累计亏损金额最高达到1294.55万元。
截至2024年8月13日,骑士乳业期货账户累计亏损金额达到3873.36万元,占骑士乳业2023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38.21%。公司期货交易重大亏损状态持续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亏损金额最高达到4167.88万元,占骑士乳业2023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41.12%。
关键在于,骑士乳业未能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根据《证券法》及北交所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发生重大亏损事件应及时公告,但骑士乳业显然隐而未报。
对此,骑士乳业遭证监会立案调查及内蒙古证监局下发《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证监会内蒙古监管局指出,骑士乳业上述行为涉嫌违反证券法等相关规定,构成违法行为。
除了公司,骑士乳业时任董事长、总经理党涌涛决策组织公司开展期货交易业务,知悉骑士乳业期货交易重大亏损,但未立即向董事会报告并敦促董秘组织临时报告的披露工作;时任董事、财务总监王喜临参与公司期货交易业务,知悉骑士乳业期货交易重大亏损,但未督促公司依法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时任董事、董事会秘书陈勇知悉公司从事期货交易业务,但未持续对公司期货交易风险情况予以关注,未主动了解可能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并及时组织临时报告的披露工作,三人均未勤勉尽责。
根据证券法及相关管理办法,内蒙古监管局拟决定对骑士乳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罚款200万元,对上述三人分别给予警告,并处以80万元至20万元不等罚款。
值得关注的是,这并不是骑士乳业首次被监管部门通报。2024年9月,骑士乳业因未及时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被北交所口头警告。2025年4月,骑士乳业及相关责任人又因业绩预告信息披露不准确且未及时修正,公司及董事长、财务负责人被北交所通报批评,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期货投资亏损以外
骑士乳业还有“三重困境”
骑士乳业作为内蒙古区域性公司,主要从事牧草种植、牛场运营、奶牛集约化养殖、优质生鲜乳供应、各类奶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全产业链乳制品综合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生鲜乳、各类奶制品、白砂糖及其副产品。
(图片来源于企业官网)
从企业整体发展情况来看,期货巨亏及信披违规只是骑士乳业近年来发展坎坷的冰山一角,其背后是更深层次的生存困境。
首先是业绩承压,盈利艰难:骑士乳业于2015年7月挂牌新三板,2023年10月登陆北交所,是北交所首家上市乳企。上市当年,骑士乳业实现营业收入12.56亿元,同比增长32.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85.19万元,同比增长31.03%。
但到了2024年,骑士乳业业绩急转直下,2024年营业收入为12.97亿元,同比增长3.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69.51万元,同比下降108.20%。而去年业绩亏损的一大原因便是期货业务出现亏损。
其次是行业竞争加剧,骑士乳业不得不于夹缝中求生存。不难发现,国内乳制品市场被伊利、蒙牛等巨头牢牢把控,市场份额高度集中。区域乳企在品牌影响力、渠道深度、营销投入等方面均处于劣势。另外,当前消费环境下,乳制品作为可选消费品增速放缓。同时,消费者更青睐高端、有机、功能性产品,对区域性品牌的品质和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骑士乳业面临转型升级压力。
同时,乳业上游近年来承压,骑士乳业拥有自有牧场,但原奶价格波动剧烈,行业面临周期下行,上游企业成本压力加大,使其承受巨大经营风险。
最后从企业自身来看,分析人士指出,此次信披违规事件反映出骑士乳业的内控与治理短板。套保本意是平滑价格风险,但操作不当或风控不力极易演变为高风险投机,最终巨亏。而对重大亏损事件未及时披露,反映出公司合规意识和内部信息传递机制存在漏洞,公司治理水平受到质疑。
违规事件背后的行业镜鉴:
区域乳企凛冬难突围
根据观察,骑士乳业的困境并非孤例,而是当前国内众多区域乳企在“内卷”市场中艰难求存的缩影。
目前,国内上游乳企正面临成本与价格的双重挤压:饲料成本高位震荡,原奶收购价却受供需影响波动下行,牧场端持续承压。下游市场促销激烈,利润空间被极度压缩。南都湾财社记者此前报道过,在消费需求未完全恢复、行业进入调整周期的背景下,近两年上市乳企的业绩普遍遇冷,区域乳企情况更为严重。
2024年,除了骑士乳业,皇氏集团,西部牧业、庄园牧场等区域乳企均出现业绩亏损。
与此同时,乳制品行业已经进入同质化竞争红海,基础白奶、酸奶等同质化严重,区域品牌难以在规模和价格上与全国性巨头抗衡。在产品创新方面,区域乳企虽有“新鲜”地域优势,但在研发投入、品牌塑造和市场推广上往往能力不足。
行业人士表示,乳品市场本身竞争激烈,在市场环境影响下各品牌间竞争进一步加剧,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乳企需要加大营销投入和渠道拓展力度,可能会导致销售费用上升,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因此,区域乳企的出路在于聚焦区域市场、发挥“新鲜”优势、打造特色产品、深化本地渠道,避免与巨头正面“硬刚”。同时,降本增效、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是必修课题。
由此可见,在巨头林立、成本高企、消费分化的多重挤压下,区域乳企的生存空间被持续压缩。骑士乳业能否在监管重锤后妥善处理危机,并找到符合自身特色的突围路径?其后续发展,将成为观察中国区域乳企能否穿越周期的一大样本。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王静娟
上一篇:“三亚=首尔”航线再加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