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政府的应对策略呈现多维度特征。外交层面,赵显在国会听证会上明确表示,将推动韩美同盟向“全面战略同盟”升级,同时积极筹备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试图通过多边合作分散对美依赖。经济层面,产业通商资源部已启动紧急谈判机制,重点围绕汽车、钢铁等敏感领域争取豁免。值得注意的是,韩国关税厅近期加强了对出口产品原产地标识的核查,此举被解读为预防美国以“第三国转运”为由实施更严厉制裁的预防性措施。军事层面,李在明主持的国家安全会议罕见地将战时作战指挥权移交列为重点议题,透露出韩国试图通过战略自主增强谈判筹码的意图。
关税冲击对韩国经济的影响已现端倪。2025年第一季度,受美国关税预期和国内政局动荡影响,韩国GDP出现萎缩,出口和消费双双停滞。半导体行业尤为脆弱,尽管对越南和美国的出口有所增长,但对华出口暴跌31.8%,进一步加剧了对美市场的依赖。汽车产业同样承压,现代、起亚等企业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可能因关税上升而被本土品牌蚕食。更严峻的是,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韩国输美商品中约40%属于“关键技术产品”,关税升级可能引发供应链重组风险,迫使韩国企业考虑在美国本土设厂以规避成本增加。
完整内容查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