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时间8月1日,特朗普关税战即将迎来大结局。
欧盟、日本、韩国均在截止日期前“突击”达成了与美国的贸易协议,但直到今天,印度仍然在谈判中处于被动地位。
7月30日深夜,印度贸易官员正准备下班时,他们的手机突然收到了这样一条推送:唐纳德·特朗普将对印度加征25%的关税。
对于那些为协议头疼了好几个月的官员来说,特朗普根本没按常理出牌。有几位官员甚至在接到记者电话前都不知道这个消息。很快,他们聚在一起起草声明,明确表示印度仍然希望达成互利协议。
然而,特朗普的动作刚刚开始。起初,他在“真相社交”上发文称,自8月1日起,印度进入美国的商品将面临25%的关税。“我们与印度的贸易往来很少,因为他们的关税是世界上最高的,而且存在严重且令人厌恶的贸易壁垒”。
他还指责印度购买俄罗斯武器和能源,并威胁将对印度额外征收“罚款”。“我不在乎印度对俄罗斯做什么,他们可以一起把他们已经瘫痪的经济搞垮,我才不在乎。”
晚些时候,特朗普又在记者面前严词抨击印度,称其加入了“反美国的金砖国家集团”。
特朗普刚上任时,印度看起来像是可以率先达成贸易协定的国家之一。但不到半年,特朗普早已将莫迪逼入困境。
多年来,印度一直将自己定位为亚洲重要的地缘政治力量,试图在规避美国制裁的同时,与俄罗斯保持友好关系。
在特朗普上台之前,印度不断向美国倾斜,加入了美、澳、日的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同时仍然维持着金砖国家创始成员国的地位。印度外长苏布拉马尼扬姆·贾亚尚卡尔曾将印度的外交政策描述为“观望”——在多极世界中如鱼得水的能力。
特朗普上台后不久,莫迪就对重型摩托车、电子产品、波本威士忌和其他美国进口产品实施了一系列快速关税削减。2月访问白宫时,莫迪更是不断向特朗普抛出橄榄枝,他说,两国将致力于在2030年之前将双边贸易额翻一番,并将“很快”达成一项贸易协议。
4月,美国副总统万斯访问印度后,贸易协议出现了进展的迹象。万斯称,两国合作是“双赢”,美国寻求与印度在能源、国防和贸易等领域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印度政府也避免了任何报复性行为,全力推进贸易谈判。
在印度看来,达成协议近在咫尺。但两国关系迅速恶化。
5月,印度与巴基斯坦冲突骤然升级,又在特朗普的关税威胁中迅速停火。
对莫迪政府而言,特朗普将印度与巴基斯坦相提并论已然是一种侮辱, 特朗普随后在白宫接待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又进一步激怒了印度。
印度国内反对派的声音愈演愈烈,他们还利用美印贸易协议里针对美国转基因作物进口的条款煽动舆论,大肆批评莫迪。
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印度对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和进口有着严格的监管和审批程序。印度社会普遍对转基因作物心存担忧,因此政府在政策上一直采取较为谨慎的态度。对于去年大选结果低于预期的莫迪来说,他必须稳住这一重要的选民群体,才有希望继续执政。
不久后,印度政府表示,针对贸易协议,不会按照美国要求,开放农业和乳制品等关键领域市场、接受美国转基因作物进口。
7月,印度贸易官员再次访问华盛顿时,貌似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7月30日,印度官方正竭力维持的谈判进程,被特朗普毫无预警的声明打断。特朗普为了施压俄罗斯,宣布将对俄罗斯石油买家征收“二级关税”,而最大的买家之一就是印度。
根据Kpler的数据,印度对俄石油依赖度已从俄乌冲突爆发前的1%飙升至如今的超过30%。俄罗斯石油难以替代的价格稳定优势令印度进退维谷。如果特朗普此举影响印度能源供应,炼油商可能从石油输出国和非OPEC产油国获取替代供应——但这样做成本更高。
“这无疑使情况变得复杂,因为印度最重视其战略自主性,”一位在印度前外交官表示,“印度不喜欢被逼入困境。它不喜欢处于这种境地。”
距离关税截止日只剩最后一天,莫迪并没有太多谈判筹码,但这个时候屈服只会让他看起来更加软弱,从而招致更大的政治压力。
“特朗普正给莫迪带来很多麻烦,”美国前情报官员、现南加州大学教授德里克·格罗斯曼说,“如今印度已经受到了严重损害,比我记忆中任何时候都要严重……从现在起,印度在处理与美国的关系时会更加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