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策转向源于多重压力。国内通胀率连续 18 个月高于 5% 警戒线,美联储被迫维持高利率,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上涨 37%。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近十年最低,62% 受访者认为物价高企与对华关税直接相关。
中国的反制措施让美国感受到实质压力。对美大豆、玉米加征的报复性关税,使美国农业出口额年度减少 187 亿美元,中西部农场主破产率上升 23%。稀土等关键资源的出口管制,迫使美国新能源企业重新评估供应链,多家光伏企业将生产基地转移至东南亚。
美国商界的游说力量不可忽视。美国商会 2024 年发布的报告显示,91% 的会员企业认为对华高关税损害竞争力,苹果、特斯拉等巨头高管多次公开呼吁取消关税。华尔街金融机构测算,若维持 25% 关税,标普 500 企业年度利润将缩水 4.2%。
关税延期对中美贸易格局产生即时影响。中国纺织业订单量一周内增长 17%,广东、浙江等地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回升 9%。美国零售商开始增加圣诞季备货,沃尔玛已提前采购价值 32 亿美元的中国节日商品。全球供应链正出现新调整。越南、墨西哥等国中转贸易增长,中国零部件经第三国组装后再出口美国的份额升至 19%。德国大众、日本丰田等跨国企业加快在华本地化生产,将北美市场所需零部件产能提升 25%。完整内容查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