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的阿拉斯加美俄领导人峰会,要说对中国最有意义的成果是什么,那么必须得提特朗普在峰会结束后的一番表态。他当时在峰会前是这么说的:如果和普京谈的不顺,他将推动一系列针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
然而,在峰会结束后,他的态度却立即发生了转变。在接受福克斯新闻网采访时,特朗普表示,鉴于会晤的情况,“我现在不用考虑这个事情,我可能在两三周后考虑这个问题,现在不必考虑”。特朗普口中的“不用考虑这个事情”,指的是对中国等俄罗斯石油买家实施报复性关税。因为是二级制裁,俄罗斯自然也会被直接影响。
对于特朗普态度的改变,他本人没有解释为何会收回此前的对华关税威胁。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17日接受福克斯新闻网采访时就专门出来解释了,说了特朗普不好说的话。
他说:“若对某一国家实施二级制裁,例如针对俄罗斯石油输华的情况,中国只需对该原油进行加工,成品油便会重新流入全球市场,这很可能会导致全球能源市场价格上涨。”
事实验证了鲁比奥的这一说法。2025 年 1 月,美国对俄油轮的大规模制裁已使油价从长期下跌转为上涨。这种波动将直接推高美国国内能源成本,加剧其通胀压力,与特朗普政府的经济政策目标相悖。鲁比奥随后还补充到:当我们讨论对中国加征100%关税的法案时,欧洲却对此表示担忧,提出了反对。
鲁比奥的话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总结起来就三个原因,只不过他只说出了第一个,还有两个原因他不敢提。第一个原因就是他表面上说的,即中国完全可以通过将石油加工后再出口的方式规避美国的制裁。中国只需要加大从其他国家的购买量就能填补这部分空缺。
而第二个原因,是鲁比奥没提的。那就通过第一轮关税战后,是美国不敢再对华加征关税。为何这么说?其实横向用印度对比就不难发现,特朗普前段时间就因为印度购买俄油而对印度加征25%关税,却没对中国加征。
第三个原因,则是中俄能源交易已形成 “去美元化” 体系:2025 年上半年双方本币结算比例突破 70%,能源贸易中达 73.6%,完全绕开 SWIFT 系统。美国即使实施二级制裁,也难以追踪和阻断这种本币结算网络。
所以鲁比奥以“欧洲表示担忧”为由,不对华加税,无非就是给自己和美国找个台阶下。特朗普政府的真正目标,是利用对俄制裁来拉拢欧盟国家联合对华加征关税,以逼中国战略让步。美国财长贝森特在8月14日接受采访时就提出了这一构想。
他对外讲述了今年6月份在参加G7峰会时发生的一幕。他说,自己当时向G7领导人问道:“在座的各位是否愿意对中国加征200%的次级关税?”结果却没有人回应他,这说明欧洲也不傻。
总结来说,就是中俄通过能源合作构建的 “制裁免疫体”、人民币结算体系的突破,以及中国精准反制能力,让美国的单边制裁失效。这种合作不仅重塑了全球能源格局,更标志着国际秩序正从单极霸权向多极共治加速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