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信这块,印度敢称第二,地球上没人敢称第一,与中国人谦虚内敛的个性完全相反,印度人属于天生的自大骄矜,在中国人眼里,“别人家的孩子、外来的和尚”都是好的,对自家的东西各自吹毛求疵挑刺,而在印度眼里,自家是最优秀的,一张50分的答卷,他们能吹成120分。印巴冲突明明被巴基斯坦揍得丢盔弃甲,却还是要满世界宣传自己大胜。
就比如同样研发战斗机,中印差不多同一时间研发第四代战斗机,中国的歼-10在21世纪初服役,并陆续推出多种改进型,在2025年的实战中还击落了西方最先进的四代半战斗机。反观印度的光辉战斗机,比歼-10晚了差不多10年才勉强服役,由于迟迟未能形成战斗机,因此到了2025年依然高挂免战牌,可以说,歼-10和光辉战斗机就是中印军工实力差距的最直观写照,一个已经百分百国产化并性能在世界都属于拔尖水平,另一个还是“万国造”并且性能也极为平庸。
之前印度空军前参谋长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曾解释了为什么在2019年印巴冲突期间,为什么出动的是米格-21而不是光辉战斗机?这位印度空军前高官透露:光辉战斗机的研发进度一直落后,到2019年冲突爆发的时候,光辉战斗机还不具备超视距空战能力,而米格-21则具备发射R-77空空导弹的能力,因此印度空军将米格-21部署在前线机场,而不是光辉战斗机。
可到了2025年,虽然光辉战斗机已经具备了超视距空战能力,但是依然错过了这一次印巴空战,可见印度空军对于光辉战斗机的性能还是很不放心。可光辉战斗机哪怕性能再不堪,对印度来说也是“自己家的孩子”,印度空军已经硬着头皮继续装备。8月20日,据印度新德里电视台报道,印度政府已批准为印度空军购买97架“光辉”Mark 1A战斗机,总价值74亿美元,平均每架光辉战斗机接近8000万美元,对于一款轻型战斗机来说,这样的价格已经相当昂贵了,这还是印度空军自己家的“优惠价”,如果出口的话,每架光辉战斗机估计不会低于1亿美元。
目前光辉战斗机一共生产了4个型号,基础型光辉MK1、双座教练型光辉、舰载型光辉、光辉MK1A。光辉MK1是最早量产的型号,对标的就是枭龙Block1,不具备超视距空战能力,战斗力相当有限,主要供部队练手,一共生产了40架。而光辉MK1A则属于深度改进型号,装备了以色列的ELM-2052有源相控阵雷达,能够使用多种精确制导武器,据称65%的零部件是印度自己制造的,2021年印度空军订购了83架,到现在都没完成交付,现在印度空军又订购了97架,未来印度空军一共拥有180架光辉MK1A。另外根据媒体的报道,斯坦航空有限公司预计还将订购超过200架光辉MK2战斗机。
相比不上不下的光辉MK1A,印度空军前司令巴达乌里亚对光辉MK2更加推崇,他认为印度空军应该采购更多的光辉MK2,而不是将钱浪费在光辉MK1A上。
巴达乌里亚甚至认为,等到光辉MK2装备国产“阿斯特拉MK2/MK3”空空导弹后,能够与中国的歼-20或者巴基斯坦的枭龙Block3战斗机抗衡。可以看出来,经过5·7空战的洗礼,印度现在吹牛也有所收敛了,以前自信的认为1架阵风战斗机能打4、5架歼-20,现在竟然谦虚的表示光辉MK2能够跟歼-20抗衡,看来歼-10在实战中的表现还是让印度人多多少少反思了一下。
那么印度空军前司令凭什么认为光辉MK2能够与歼-20抗衡呢?其实从设计来看,光辉MK2并不是光辉MK1A的改进型,更像是一架全新设计的战斗机,有点类似于F/A-18C“大黄蜂”进化到F/A-18E“超级大黄蜂”,机体结构、航电、动力全部进行了升级。
光辉MK1A使用的是F404-IN20涡扇发动机,最大加力推力84千牛,光辉MK2使用的是F414-INS6,最大加力推力98千牛,大于枭龙Block3的RD93MA涡扇发动机(推力91千牛)。光辉MK2的最大载弹量为6500千克,光辉MK1A只有3500千克;航程方面,光辉MK2达到了2500千米,而光辉MK1A只有1850千米。
航电方面,光辉MK2将装备印度国产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发射/接收模块数量将达到980个,超过光辉MK1A的900个发射/接收模块。另外,光辉MK2还集成了“鹰眼”电子战系统,据说是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开发的。
而光辉MK2最大的改变则体现在气动外形上,光辉战斗机采用了类似幻影2000的无水平尾翼大三角主翼气动外形,这种气动外形的优点是大幅降低了超音速阻力、降低了机体结构重量、机翼整体刚度提升、瞬时盘旋能力突出,缺点则是低速升力系数较低,导致飞机的起降性能很差,而且因为没有专门控制俯仰姿态的气动舵面,导致飞机的大迎角性能极差。
而光辉MK2则采用了类似阵风战斗机那样的鸭式气动布局,这种气动布局在兼顾无尾三角翼大部分优点的同时,提高了战斗机的升力系数,起降性能得到大幅提升,具有较为出色的亚音速/超音速机动性能。
从纸面数据来看,光辉MK2距离歼-10C已经没有多大差距了。而同样还处于研发状态的“阿斯特拉”MK2/MK3空空导弹,则被印度视为超越霹雳-15的存在。装备“阿斯特拉”空空导弹的光辉MK2,理论上的确是一款性能出众的战斗机,差不多达到了歼-10C+霹雳-15这对组合的水平。
但是,哪怕印度公布的数据没有一丁点水分,光辉MK2也远远不是歼-20的对手。歼-20仅凭超音速巡航能力,就足够将光辉MK2溜到燃料耗尽,然后再轻易将光辉MK2击落。而歼-20的隐身能力可以保证让光辉MK2的空空导弹成为摆设,歼-20的大口径有源相控阵雷达能够轻易锁定上百公里外的光辉MK2,而光辉MK2的雷达想锁定歼-20,可能必须将距离缩短到50千米以内,光是这个差距就足以宣判光辉MK2的死刑了。以光辉MK2的性能,撑死也就能对付枭龙Block3,面对歼-10C都不见得有胜算,完全没有资格碰瓷歼-20。
而且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光辉MK2和“阿斯特拉”MK2/MK3空空导弹,目前还处于PPT阶段,连原型机和试验弹都没造出来,能否赶在2030年前量产都是个未知数。别看光辉战斗机已经服役好几年了,但是光辉MK2其实可以算一个独立的新机型了,跟早期的光辉战斗机关系不大,印度差不多要从头开始研发光辉MK2,而印度研发武器素来有拖延症,一款武器研发时间能够限制在20年以内都能称得上是高效了,光辉MK2赶在2030年前服役的可能性,恐怕要小于中国的六代机赶在2030年前服役的可能性。
而歼-10C和霹雳-15这对组合的服役时间,差不多是在2017年左右,就算光辉MK2能够在2030年服役,那跟中国比起来也是落后了13年时间。等到光辉MK2和“阿斯特拉”MK2/MK3服役后,歼-10C和霹雳-15早就不止现在的水平了。
另外,斯坦航空公司拖沓的生产速度也是一个问题,2021年印度空军订购了83架光辉MK1A战斗机,结果到了2025年才开始交付,第二批订购的97架订单,不知道猴年马月能开工。至于那200架光辉MK2,距离开工更是遥遥无期,等到光辉MK2批量服役的时候,中国这边估计都开始退役歼-10C了。
而且光辉的订单还与阵风战斗机的订单产生了冲突,根据印度空军的采购计划,从法国订购的114架阵风战斗机,有90架由斯坦航空有限公司在国内组装,97架光辉MK1和114架阵风战斗机就要花274亿美元,再加上后续的光辉MK2战斗机,估计要花400亿美元。未来几年为了四代机砸将近400亿美元,是非常不明智的一种行为,这笔钱足够买200架五代机,或者支撑印度完成国产五代机AMCA的研发。
以印度目前面临的国际环境,其实根本就没必要急着买几百架战斗机,只要印度老老实实不去招惹中国和巴基斯坦,压根就不用担心遭到空袭,至于周边其他小国更是不可能对印度造成威胁。至于想碰瓷歼-20,对于光辉战斗机来说太过于超纲了,印度现在要做的是脚踏实地,老老实实完成光辉战斗机的百分百国产化,在涡扇发动机雷达、导弹领域全部取得突破后,然后再力求在10年内搞出媲美歼-10C的战斗机、30年内搞出一款媲美歼-20的战斗机。
上一篇:重庆通报:杨宏被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