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在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阅兵式上,中国空军展示了由歼-20、歼-20A和歼-20S三种型号组成的五代机编队。
这是个由好几种不同型号战机混合编成的作战小队,说明咱们中国空军的隐身战机作战力量已经搭建起了一套完整的体系。这支编队特别厉害,它不只是让人看到中国航空工业在技术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和突破,更重要的是,它把中国空军作战方式的变化清楚地展现出来了——以前主要是靠一架飞机单打独斗,现在则是好多飞机、好多装备一起配合,搞体系化协同作战啦。
歼-20是中国自主研发并正式列装的首款第五代隐形战斗机。最初配备了俄罗斯制造的AL-31F发动机,该机型的服役标志着中国空军正式跻身全球隐形战斗机“俱乐部”。
作为空军战斗机序列中的最新成员,歼-20不仅自身具备“强大的空中作战优势”,还能通过先进的设备性能,它能给其他战机构建体系作战能力帮上大忙,起到特别关键的作用。
歼-20A是歼-20改进升级后的型号,它其中一个主要的升级点就是换上了咱们国家自己造的涡扇 - 15发动机,也有说法说它装的是涡扇 - 10C发动机。
这个型号有个特别显眼的特点,就是它座舱后面的那个脊线曲面比别的飞机高出一大截,网友们都开玩笑说它有个“粗脖子”。其实这个加高的脊线设计是有大用处的,它能调整飞机飞行时遇到的逆压梯度,让飞机在跨音速飞行的时候空气动力表现更好,说白了就是能“更顺畅地飞,阻力更小”。这样一来,飞机就能省点油,飞得更远了。
歼-20A采用了黑色和银灰色相间的隐形涂层,与中国空军目前绝大多数采用灰蓝色标准涂装的歼-20形成鲜明对比。其机头下方还装有一套由8块平板拼接组成的“蓝宝石”光电瞄准系统(EOTS),对海空目标的探测与锁定能力明显优于早期歼-20装备的光电探测系统(EOPS)。
歼-20S是全球首款装备的双座隐形战斗机,至今国外尚无开发类似双座版第五代战斗机的公开消息,因此该型号被外界称为“第五代半多用途战斗机”。
这款双座机不仅具备部分教练机的功能,不过从根本定位上来说,它是一款“重型、双座、中远程多用途”的作战飞机,这展现出了中国空军在全球范围内独到的战略眼光。
歼-20S呢,也反映出中国空军对以后有人驾驶的飞机和无人机一起配合打仗这种模式,早早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规划。该机能够与攻击-11“忠诚僚机”等无人机编队作战,后座飞行员通过双向高速数据链指挥4架左右的无人机参与空战,或执行中远程对地、对海打击任务。
歼-20、歼-20A和歼-20S三型机构成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序列升级关系,而是“功能互补、协同作战的体系关系”。
歼-20利用自身态势感知和隐身优势,夺取局部制空权;歼-20A凭借改进的动力系统和传感器,无人机能提供更持久的飞行时间和更精准的目标锁定功能;而歼-20S呢,就像是个“大脑”,负责指挥控制,带着无人机群去搞定那些难搞的任务。
这种有人机和无人机混在一起的编队方式,把每款飞机的长处都使出来了,还能互相补短板,让每架飞机的本事都能用到极致,整体作战效果远远超过了单打独斗,真正做到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歼-20S的加入尤其改变了传统空战模式。其后座飞行员专职“无人编队指挥”,他能一下子指挥6架攻击 - 11无人机,甚至还能带领更多小型忠诚僚机一起行动。
这种“一架战机就能撑起一个作战小队”的作战方式,完全打破了传统五代机只靠单机厉害的观念。在过去,要执行一个任务,得预警机、电子战飞机,再加上四架护航战机一块儿出动才能搞定。但现在不一样了,一架歼-20S带着六架无人机就能把这事儿全搞定。
歼-20S的设计理念,展现的是中国空军现在更注重构建“杀伤网”,以前我们就盯着“杀伤链”那一套模式来搞,可那种链条式的结构有个大问题——中间只要哪个环节断了,整个链条就跟散了架似的,直接瘫痪了。
但现在不一样啦,咱们搞的是网状结构。在这个网里,每个节点都挺能“扛事儿”的,一个节点要是出了问题,别的节点马上就能顶上去,代替它发挥作用,可不会让整个系统就因为一个地方出毛病就歇菜。歼-20S就是这样,它既能当“开路先锋”,直接冲进去打击敌人,也能临时充当小型预警机的角色,指挥其他飞机。就算歼-20S这架主机被打坏了,它带的无人机群还能按照之前设定好的规则,继续攻击敌人,不会受影响。
歼-20系列的多型号发展表明,中国空军正在从“跟跑者”向“领跑者”身份转变。
现在F-22已经不再生产了,F-35是单座设计,本身就存在一些缺陷,美国那边唯一能和咱们较量的F-47项目,现在还只是在PPT上画着呢;俄罗斯的苏-57双座版,也还只是个模型,没真正造出来。在2025到2030年这段时间里,歼-20S因为生产能力强(一年能交付120架),能很快形成大规模的部署。要是数量超过了300架,那亚太地区的空军实力对比,可就会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向咱们这边倾斜了。
随着歼-20系列战机不断改进升级,中国空军正在构建一套完整的新型空中作战体系。
阅兵场上,三型歼-20组成的编队呼啸而过。它们身后,未来是由攻击-11等无人机组成的“忠诚僚机”群。
这种有人机与无人机的协同作战模式,正在重塑未来空战的图景。而双座版歼-20S的指挥控制能力,使得中国空军在未来空战形态上已经抢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