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秩序的堤坝,又一次被地缘政治的蛮力凿穿了。这一次,挥镐的是美国,而站在身前咬牙动手的,是身不由己的墨西哥。
在美国一纸关税令,让全球贸易舞台亮起刺眼的红灯之后。
墨西哥那边也传来危险的信号,9月11日,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墨西哥计划对来自中国等“无贸易协定国家”的进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其中汽车产品的关税,更是直接拉满至50%的世贸组织(WTO)所允许的上限。
如果墨西哥这一政策落到实处,那么这不仅是墨西哥一国的贸易政策调整,更是世界经济秩序在霸权胁迫下可怕扭曲的一幕。
因为它清晰地表明,在“美国优先”的绝对命令下,国家间的正常经贸往来正被迫让位于地缘政治的站队与博弈。
表面上看,墨西哥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是所谓的“无奈之举”。
墨经济部长埃布拉德表示,此举旨在“保护就业”、“防止不公平竞争”,捍卫占其制造业23% 的汽车产业。
其措辞似乎在WTO框架之内,瞄准的是所谓“低于参考价”的中国汽车。
然而,任何了解全球贸易现实的人都明白,这套说辞无法解释政策的全部真相。
比如墨西哥相关金融集团分析师一针见血地指出,此举实际上有两个核心目的:一是增加财政收入,二是讨好特朗普。
不得不说,“讨好”二个字,直接道破了天机。
很显然,这不是墨西哥自主的战略选择,而是一次在预期压力下的“抢先自我审查”。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已经多次释放信号,明确要求盟友们在贸易问题上“选边站队”,墨西哥就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墨西哥的决策,正是在这种山雨欲来的恐惧中做出的。
它试图通过这份“投名状”,向北方邻居证明自己的忠诚,以换取在关键议题上的喘息空间。
当然,任何政策都有其时间注脚。
墨西哥这个时候准备作出这个决定,绝不是什么偶然。
2026年,《美墨加协定》(USMCA) 将迎来首次关键审议。
该协定是北美贸易体系的基石,更是墨西哥经济的生命线。特朗普已多次公开表达对该协定的不满,威胁要重新谈判甚至退出。
对于墨西哥而言,USMCA是其经济发展的绝对核心利益,不容有失。
此时,通过对华强硬来安抚特朗普政府的情绪,成了一场精算后的战略赌博。
比如墨财政部长就不经意间透露了玄机,称措施是“在与北美伙伴的贸易磋商及未来对话框架下推进的”。
换言之,这等于承认,此项关税政策是墨西哥与美国更大规模贸易谈判中的一个筹码。
用对中国商品的限制,来换取美国在USMCA审议中的“高抬贵手”。
很显然,墨西哥的这种决定,意味着他们的贸易政策重心,已从提升全球竞争力,转向了在强权压力下求生存。
但这场赌博的代价是巨大的,且将由墨西哥和全球贸易体系共同承担。
首当其冲的是墨西哥自身。
通货膨胀是第一个恶果。
有分析师已警告,50%的汽车关税和以及提高的摩托车、玩具关税,意味着墨西哥家庭的购车成本和日常消费价格将显著上涨,从而加剧其国内通胀压力。
扼杀竞争与选择是第二个恶果。
墨西哥汽车经销商协会紧急发声,指出其成员已为中国品牌投资了超过32亿美元,建立了800个销售网点。
高关税不仅将摧毁这笔巨额投资和数万个就业岗位,更意味着墨西哥消费者将失去物美价廉的汽车选择,特别是正在快速普及的电动汽车。
最终,这场由胁迫催生的政策,一旦真正落实,绝对没有赢家。
中国车企可能会暂时失去一个重要市场,但墨西哥消费者也将付出更高成本,北美供应链的效率与成本优势也会受损。
这一幕的可怕之处不在于关税数字本身,而在于它标志着经济问题正彻底沦为地缘政治工具。当贸易不再是连接世界的纽带,而成为割裂世界的利刃,所有人都将是这场游戏的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