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退还中国关税?特朗普耍小聪明,最高法院出手,2万亿政绩或要凉
创始人
2025-10-31 21:01:36
0

如今,美国最高法院的一场听证会,可能会让特朗普的“关税奇迹”彻底瓦解。特朗普被要求亲自出席这场关于关税合宪性的听证会。这不仅仅是一起普通的法律案件,更像是一次即将爆发的政治地震。如果特朗普败诉,美国不仅可能需要退还对中国、日本、欧盟等国征收的接近两万亿美元的关税,还可能会改变全球贸易的规则。

问题来了,特朗普所说的“国家安全至上”是否真的是他的出发点,还是他只是将宪法当作“工具”,用来争取选票?2025年11月,最高法院将举行一场看似技术性、但实际上充满火药味的听证会,主角正是现任总统特朗普。从2018年开始,特朗普的“关税牌”就一直是他对外强硬、对内争取选民支持的核心武器,而如今,这一策略可能会在最高法院面前遭遇重大挫折。

听证会的焦点并不复杂:特朗普政府当年是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来加征关税,理由是“国家遭遇经济威胁”。但问题是,这部法律的初衷并不是为了打贸易战,而是为了应对战争、恐怖袭击等紧急状况,现在法院需要审查的是,这样的“借用法律”的操作是否符合宪法。

如果法院认为这种做法违宪,后果将不容小觑。自2018年以来,特朗普政府已经对中国、日本、欧盟等多个国家的商品征收了接近2万亿美元的关税。这不仅仅是“面子挂不住”的问题。如果需要退还这笔巨额关税,财政部可能需要耗尽储备金。

然而,特朗普显然并没有坐以待毙。在听证会前一个月,他突然宣布对数十种商品豁免关税,并表示将来可能会进一步扩大豁免范围。这一“退步”行动,表面上是为了“减轻民众负担”,但实际上是为降低法院判定违宪后可能需要赔偿的金额,先行减少一些“政治炸药”。同时,他悄悄将关税依据从《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转向了《贸易扩展法》第232条,这个条款允许总统以“国家安全”为由加税,似乎更具合法性,然而实际上不过是换了一种说法继续推进关税政策。

关键问题是,国家安全到底是不是一个真实的理由,还是仅仅是一个挡箭牌?这一次,法院显然不打算对特朗普的做法视而不见。

在听证会尚未开始时,政坛已经掀起了巨大的波澜。民主党议员要求追责行政权滥用,而共和党内部也有一些人担心,特朗普的这一举动可能会影响到2026年中期选举。虽然特朗普嘴上依旧强硬,但他显然已经开始为自己铺路,减少潜在的法律风险。他深知,一旦败诉,不仅关税政策会被推翻,他的“强硬总统”形象也可能随之崩塌。

这场听证会,不仅仅是一个法律事件,更是一场利益重构的前哨战。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经济稳定,而是为了塑造强人形象。他通过“打击中国”的口号赢得了制造业选民的支持,又通过对盟友征税的方式迫使日本、韩国、欧盟等国增加军购和投资。表面上是“重建美国工业”,实际上是在为自己的选票基础铺路。

例如,日本在过去三年内向美国承诺了5500亿美元的再投资,包括军购、芯片工厂、能源合作等。而特朗普将这一切包装成“关税威慑”的成果,宣称是他一个人逼迫日本付出这笔钱。然而,真相是,这种“交易式”外交政策虽然看上去光鲜亮丽,背后却是美国普通家庭默默埋单。经济学家统计,自2018年以来,美国中等收入家庭的年支出平均增加了2400美元。这并不是因为收入上涨,而是因为日常消费品的价格上涨。关税像一层看不见的消费税,最终由普通消费者承担。

更麻烦的是,通胀也在蠢蠢欲动。2025年第三季度,美国的通胀率再次突破3.5%,而美联储加息空间已经所剩无几。如果继续依靠关税来维持“强硬姿态”,无异于在经济引擎里不断扔沙子。50名经济学家在10月联合致信国会,警告特朗普的政策正在加剧衰退风险。

特朗普的回应则继续将问题推向“爱国主义的代价”,他试图通过关税换来的投资和就业数据来掩盖通胀和赤字的问题。然而,这样的“包装式政绩”看上去像一个闭环,但漏洞百出。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的做法已经激怒了美国的盟友。欧盟已经启动WTO诉讼,日韩等国也在酝酿报复性关税。美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信誉正逐步下降。长期来看,这不仅削弱了美国作为“规则制定者”的地位,还使得中美经贸关系变得更加复杂。

换句话说,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虽然看似是为了选举短期利益,但却忽视了长期的负面效应。这场关于关税的政治秀,已经演变成了制度和信誉的风险危机。

特朗普的做法从一开始就不是在用法律治理经济,而是在用法律作为工具来为自己争取政治利益。他选择的《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是冷战时期的产物,原本是用来冻结敌对国家的资产。结果,他将这把“冷战锤”用来打击贸易对手,并借此争取选票。

现在,他又将焦点转向了《贸易扩展法》第232条。这个条款原本用于防止美国在战略资源上对外依赖,比如钢铁和铀矿等。然而,特朗普却用它给手机壳、电饭煲和LED灯加税,只要冠上“国家安全”的标签,什么都能加税。

问题是,美国的法治体系不能成为“自助餐厅”,不能随心所欲地使用法律。最高法院这次的裁决,不仅是为了平衡行政和立法的权力,更是为了回应金融市场的担忧。2025年10月,中国持有的美债降至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日本也在逐步减持。如果这两国同时加大抛售,美债将面临巨大的压力,美元也可能遭遇剧烈波动。

特朗普的“拆弹”操作,实际上是一场自救。他知道,如果关税政策被推翻,除了需要退还大量关税,还将失去自己“强硬总统”的形象。因此,他开始悄悄减少关税商品的范围,试图将“炸弹”拆得更小,减少可能的赔偿金额。这种自保式的退让暴露了一个根本问题: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并没有真正的底线,只有在政治利益面前的临界点。当形势不利时,他就改变规则;当规则失效时,他就换一种说法。

然而,最高法院不会接受这种做法。如果此次裁定特朗普的行为属于“行政滥权”,那么不仅特朗普需要改口,未来任何总统都将受到约束。这场听证会,将是对过去七年“关税治国”政策的终极审判。

相关内容

瑞可达(688800)披露...
截至2025年10月31日收盘,瑞可达(688800)报收于76....
2025-10-31 23:00:01
光明地产(600708)披...
截至2025年10月31日收盘,光明地产(600708)报收于4....
2025-10-31 22:59:59
股票行情快报:中金黄金(6...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10月31日收盘,中金黄金(60048...
2025-10-31 22:59:09
20cm速递|科创芯片ET...
国信证券指出,台积电判断AI需求持续强劲,非AI市场温和复苏,国产...
2025-10-31 22:58:58
A股市场日报 | 两市股指...
10月31日,两市主要股指盘中震荡下探,沪指跌近1%,创业板指跌超...
2025-10-31 22:58:48
着眼AI政策红利 人工智能...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王鹤静)在人工智能产业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的当...
2025-10-31 22:58:16
加密软件哪个好用还安全?2...
在数字化深度融入企业运营的当下,数据已成为企业最核心的 “数字资产...
2025-10-31 22:57:42
南非启动25亿兰特基金提振...
中新社约翰内斯堡10月31日电 (记者 孙翔)南非政府10月31日...
2025-10-31 22:31:00
公司热点|东北证券孙公司渤...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穆砚 10月31日晚间,东北证券股份有限...
2025-10-31 22:30:45

热门资讯

光明地产(600708)披露收... 截至2025年10月31日收盘,光明地产(600708)报收于4.11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74%...
ETF主力榜 | A500ET... 2025年10月31日,A500ETF华泰柏瑞(563360.SH)收跌1.35%,主力资金(单笔成...
原创 退... 如今,美国最高法院的一场听证会,可能会让特朗普的“关税奇迹”彻底瓦解。特朗普被要求亲自出席这场关于关...
一周三连投 美参院围堵白宫关税... 当地时间10月30日,美国参议院以51:47通过一项终止总统用“国家紧急状态”实施全球普适性关税的联...
原创 与...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仍在庆祝与日韩的成功合作,并企图通过与中国达成新的关税协议来巩固自己的经济政策时,意...
张江高科(600895)披露向... 截至2025年10月31日收盘,张江高科(600895)报收于44.5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36%...
原创 世... 一年一度的世界军力排名最佳再次引起各大媒体关注。根据印度《商业标准报》报道称,美国智库“世界现代军用...
“最帅展昭”甄志强去世,终年5... 10月31日,演员甄志强妻子在微博发布讣告,甄志强于10月21日在上海去世。 甄志强离世的消息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