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来自华盛顿的消息让全球半导体行业绷紧的神经突然松弛——美国官员私下透露,特朗普政府喊了整整半年的“对进口半导体加征100%关税”政策不会很快落地,白宫正在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这个消息来得猝不及防,要知道就在三个月前,特朗普还在竞选集会上高调宣称,要通过这项关税“保护美国半导体产业,让制造业岗位回流”,甚至点名威胁未在美国建厂的芯片企业“准备好支付巨额税费”。更耐人寻味的是,美方始终不肯承认政策转向,白宫和商务部一边否认“调整立场”,一边又拒绝明确关税实施的具体时间和细节,这种自相矛盾的表态背后,显然藏着难言之隐。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稀土反制奏效了”,毕竟中国在稀土领域的话语权有目共睹,而半导体制造、军工电子都离不开稀土材料。但这次事情的真相可能超出预期,中方甩出的真正“王牌”,比稀土更具杀伤力,那就是在成熟工艺半导体领域的绝对产业链优势。国际数据公司早就给出预测,到2025年中国成熟芯片产能将占全球市场的28%,而到2030年这一比例可能飙升至50%。别小看这些看似“不先进”的28纳米及更老制程芯片,它们才是真正的“工业粮食”——美国F-16战斗机的航电系统、M1坦克的火控模块、汽车的自动驾驶芯片,甚至英伟达70%的成熟芯片封装,都依赖中国企业提供的产能和技术支持。特朗普政府不是没算过这笔账,一旦100%关税落地,首当其冲的就是美国本土的汽车制造商和军工承包商,这些行业的游说集团早就把白宫的门槛踏平了。
完整内容查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