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A的拖延,尤其是在C919已在国内成功飞行,并且在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已获得大量订单后,显得尤为耐人寻味。吉勒梅提到,C919的适航认证仍需三到六年的时间,而这仅仅是基于“设计验证、部件测试和试飞”的需要。听上去,仿佛这是一个技术性问题,但背后是否也藏着对中国市场崛起的深刻警惕?
作为C919的核心部件之一,发动机一直是外界质疑的焦点。目前,C919所搭载的CFM国际公司生产的LEAP-1C发动机,是美法合资的产物,这也是商飞与欧美技术合作的重要象征。然而,随着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封锁愈加严格,美国商务部突然暂停了对商飞的出口许可,理由是“担心技术泄露”。这一“断供”直接影响了C919的生产进度,原本计划在2024年交付30架的目标显然面临巨大挑战。
完整内容查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