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0.87%,深成指涨1.53%,创业板指涨1.77%。全市场成交额1.83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858亿。
游戏ETF(516010)收涨4.14%。

一、上涨原因分析
风险偏好修复+AI应用催化
本周市场风险偏好显著修复,在中美领导人积极对话的推动下,外围风险有所降温,市场担忧情绪明显缓解。沪深300隐含波动率在连续两个交易日下降后,已回落至8月升波前的水平。
游戏产品的内容密集型与交互性特征,决定其天然是AI应用渗透最深、落地最快的行业之一,直接受益于大模型能力迭代带来的应用预期催化。11月25日,Anthropic发布Claude Opus 4.5,在实现能力跨越式提升的同时,将API定价下调至上一代的约1/3,实现了效率与成本的双重优化;11月20日,谷歌发布Nano Banana Pro,在文本渲染精度、生成分辨率以及专业化控制能力方面取得显著突破,推动AI图像工具由消费级应用迈向专业设计领域。近期一系列技术突破,标志着大模型正由“对话工具”向“生产力工具”加速跃迁,并为游戏产业带来深层次变革:一方面,AIGC技术有望大幅降低内容生产成本(如人物建模、场景构建、剧情生成等),提升研发效率;另一方面,Agent能力的持续增强,或将重塑游戏开发流程及玩家交互模式,催生更具沉浸感和高自由度的游戏体验,从而显著提升产品竞争力与用户粘性。
国产大模型筑牢技术底座。全球大模型竞争中,国产DeepSeek、Qwen等居市场前列,在特定场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国内游戏企业接入前沿AI技术提供稳定支撑,降低技术应用门槛,加速AI与游戏场景的深度融合。
游戏流水延续年内表现。11月作为传统游戏淡季,重点新游表现超预期,《无尽冬日》逆势上升至第5名,流水展现强韧性,打破市场对淡季业绩的担忧,印证头部产品的用户吸引力与商业化能力。
估值具备强吸引力。经过前期调整,游戏板块估值已进入合理区间,截至11月24日,百亿市值以上游戏公司2026年预测平均P/E回到15-16倍水平,在风险偏好修复的背景下,估值修复需求显著。
二、后市展望
AI 技术持续赋能,打开行业增长天花板
近期,Google Gemini 3发布,性能登顶各大榜单,Anthropic发布Claude Opus4.5,多方面性能表现卓越。随着大模型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AI将全面渗透游戏创作、运营、交互全流程。内容生产端,AIGC持续降低研发成本、缩短迭代周期;玩家交互端,Agent技术有望催生更具拟人化、沉浸式的游戏体验,提升用户粘性与付费意愿。具备AI技术整合能力与场景落地优势的游戏企业,将构筑更深竞争护城河,走向“技术+内容”双驱动。
行业景气度与产品供给形成共振。2026年作为游戏产品大年,A股、港股头部公司重点新游密集上线,覆盖SLG、武侠、IP衍生等多个热门赛道,有望持续拉动流水增长。同时,游戏出海进入“品质化+全球化”新阶段,国产游戏凭借文化内核与技术实力,在海外市场的份额持续提升,成为行业增长的重要增量。
出海与IP价值释放,夯实长期增长基础。国内游戏公司逐步摆脱对本土市场的依赖,“出海”走向长期战略,政策鼓励与产品竞争力提升形成合力,推动自研游戏出海收入稳步增长。同时,以ACG文化为核心的IP价值持续凸显,IP商品从工具属性转向情感价值载体,为游戏企业带来稳定的用户增长与收入来源,支撑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往后看,市场主线有从硬科技转向AI应用切换的可能,行情的持续性仍需重点关注风险偏好的边际变化,以及其他 AI 应用场景的扩散节奏与落地进展,中长期维度下,伴随AI技术向游戏产业链的深度渗透叠加优质产品供给的持续加码,有望推动行业景气度回升与估值修复的双重演绎。投资者可通过游戏ETF(516010)把握游戏行业的AI应用行情。
风险提示
本速评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相关观点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行业或板块短期涨跌幅列示仅作为市场行情分析的辅助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文中涉及个股仅用于行业表现说明,非个股推荐。
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基金有风险,购买过程中应选择与自己风险识别能力和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投资需谨慎。
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