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的谈判桌上火药味正浓!距离7月9日美国对越南加征46%关税的最后期限只剩20天,越南工贸部代表团明天(6月20日)将再赴华盛顿。这次美方开出的条件让越南陷入两难:要么在出口产品中减少使用中国零部件,要么承受毁灭性关税。特朗普团队直接给越南贴上“中国经济殖民地”的标签,逼着越南以切割中越产业链来换取关税减免。想想看,越南电子厂里70%的零件可都贴着“中国制造”的标签,这刀砍下去,整个东南亚制造业版图怕是要地震了。
美国的三板斧砍向越南命脉
这次美国对越南的关税战早有预谋。今年4月特朗普就挥起“对等关税”大棒,对越南产品加征46%的关税——比对中国商品的34%还狠。表面理由是贸易顺差太大(越南去年对美国顺差高达600亿美元),实际藏着三把刀:逼苹果、三星在越南的工厂减少中国零件;严查中国货冒充“越南制造”;要求越南对美国农产品敞开大门。
最要命的是供应链清洗令。路透社曝光的内部消息显示,美方谈判代表拍着桌子要求越南“降低对中国高科技的依赖”。要知道越南去年从中国进口了440亿美元的科技产品,占其对华总进口的30%。现在美国却要斩断这条输血管,越南工厂的流水线怕是要停摆。有企业主私下抱怨:“这是要毁了我们的饭碗!”
越南的两难困局
越南政府这几天忙得焦头烂额。一边是美国的46%关税利剑悬在头顶,这税率要是真落地,越南出口美国的商品价格直接翻倍,谁还买得起?另一边是中国的供应链根本离不开——三星在越南的手机厂里,80%的摄像头模组、显示屏等核心部件全是中国造。更别提中越共建的“两廊一圈”经济带,每天10万吨货物在两国间流动。
总理办公室的灯彻夜亮着。政府紧急召集企业开会,主题就一个:国产零件能不能顶上? 参会老板们直挠头:“精密元器件我们搞不定啊!”越南供应链专家卡洛·奇安德内说了大实话:“越南供应链比中国落后15到20年,纺织和电子业追得再快,没个十年八年也赶不上”。硬要切割中国供应链,生产成本估计得涨30%,产能直接掉40%。
美国海关最近扣货扣到手软。一季度查获的“中国造、越南标”半导体设备比去年多了45%。美方咬定越南纵容“洗产地”,逼着越南成立特别工作组严打。5月开始,越南港口突然加强查验,罚了几家企业,还暂停了部分工厂的出口资质。
可这就像打地鼠游戏。越南海关关员私下诉苦:“中国零件运到越南组装成手机,你说算哪国产?”美国要求的原产地追踪系统要投入天价资金,越南根本玩不起。更讽刺的是,特朗普集团正在越南兴安省建15亿美元的高尔夫度假村,越南总理还亲自去奠基——这节骨眼上的商业合作,明眼人都懂是政治交易。
明天华盛顿的谈判桌就是越南的生死场。业内流传着三种可能:最好结果是越南承诺扩大买美国大豆、牛肉,再开放点金融市场,换来关税暂缓;中等结果是争取到五年过渡期,慢慢降低中国零件比例;最坏结果就是谈崩,7月9日关税大棒直接砸下。
越南手里能打的牌少得可怜。虽然刚加入金砖国家机制想找后路,但远水解不了近渴。苹果公司都急了,警告美国商务部:“强推去中国化,iPhone成本至少涨15%,最后还是美国消费者买单!”而中国这边,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火车正隆隆驶向越南,RCEP框架下的产业链协作反而在深化。
这场博弈表面是关税之争,实则是全球供应链主导权的较量。美国想用越南当刀切割中国制造链,却忘了越南工厂的电机用的中国零件、设备连的中国电网、技术靠的中企培训。当越南代表团明天走进谈判厅,他们背负的不只是本国经济命运,更测试着所有中小国家在中美博弈中能否走出第三条路。历史反复证明:强行割裂产业链如同抽刀断水,最终溅湿的是挥刀者的衣袖。46%的关税大棒真会落下吗?答案即将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