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新闻网7月3日报道,特朗普表示计划最早于4日向贸易伙伴发送信函,告知对方将面临的关税税率。一场由美国挑起的贸易风暴,似乎正以更加猛烈的态势袭来。
特朗普这一决策并非临时起意。自4月宣布所谓“对等关税”暂缓期以来,美国政府官员曾宣称“将在90天内达成90项协议”。然而,现实却给了美国一记响亮的耳光。如今已至7月,距离暂缓期结束的7月9日没剩几天,可真正与美国达成协议的国家,仅仅只有英国和越南。英国接受了10%的关税,越南则接受了20%的关税 。
面对如此缓慢的谈判进展,特朗普显然失去了耐心。他直言,与170多个国家逐一谈判太过复杂,因此打算通过发送信函的方式,直接告知各国与美国做生意所需支付的关税税率,每天大约发送10封 。
特朗普(资料图)
从特朗普透露的信息来看,这些国家面临的关税税率可能在20% - 30%。就拿日本来说,双方围绕关税的谈判已进行了七轮,可至今仍未达成全面协议。在关键的大米和汽车问题上,日本态度强硬,尤其是为了参议院选举,日本代表在谈判中并未轻易松口。这让特朗普大为恼火,甚至怒斥日本“被惯坏了”,威胁要对日本加征30% - 35%的关税。
欧盟这边的情况也不容乐观。随着7月9日的临近,欧盟不仅没有妥协,反而态度越发强硬,要求美国先取消对欧盟的关税。欧盟甚至做好了两手准备,一方面派人赴美谈判,争取达成原则性协议;另一方面则准备效仿中国,对美国发动反制,以保护欧洲经济 。
印度虽然积极延长代表团访美时间,试图与美国达成协议,但在500%的关税威胁下,最终还是未能成功。韩国刚经历大选,在7月9日前与美国达成协议的意愿并不强烈,只求美国能同意将谈判延期 。
特朗普之所以在此时如此强硬地推行关税政策,“大而美法案”的通过无疑给了他极大的底气。7月3日,旨在减税、增加政府开支并提高债务上限的“大而美法案”在众议院以218票赞成、214票反对的微弱优势通过,只等特朗普签署便可生效 。
该法案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紧密相连。对美国企业减税和增加政府开支所产生的财政缺口,需要通过加征关税来填补;同时,关税可能带来的经济衰退风险,也需要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来对冲。此前有观点认为,如果“大而美法案”未能在7月4日之前通过,特朗普或许会考虑延长7月9日到期的关税暂停期,以免在缺乏财政刺激的情况下贸然加征关税,对美国经济造成冲击 。
国际贸易(资料图)
如今法案已通过,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的态度变得更加强硬。他可能不再考虑延长暂停期,而是直接实施关税措施,迫使其他国家让步。这意味着,特朗普有了与欧盟、日本等贸易伙伴打关税战的底气,即便这场关税战持续下去,美国也有一定的经济支撑 。
在特朗普计划向170多个国家发送关税信函的行动中,中国成为了唯一的“例外”。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
从时间节点来看,中美之间的关税暂停期从5月12日开始,24%的关税暂停90天,到8月初才到期,与7月9日这一关键时间节点并无关联 。
更重要的是,美国深知与中国升级关税战的代价,即便有“大而美法案”的支持,美国也难以承受。中美贸易规模巨大,双方经济相互依存度高。一旦关税战升级,美国国内的相关产业将受到严重冲击,引发的经济衰退风险,绝不是简单的对内减税等刺激措施就能对冲的 。
近期,美国先后取消了对中国出口芯片设计软件、乙烷和C919发动机的禁令,这一系列举措都显示出中美之间的贸易战正逐渐降温。此前,中方在面对美国的“对等关税”时,果断采取反制措施,充分展示了中国维护自身利益的决心和实力。这不仅让美国认识到中国在贸易谈判中的坚定立场,也使得双方在后续的谈判中更加注重平等和互利 。
欧盟(资料图)
特朗普这一针对170多国的关税大招,无疑将给世界经济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对于那些与美国贸易往来密切的国家来说,关税的增加将直接提高出口成本,削弱其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进而影响本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 。
而对于美国自身而言,加征关税虽然短期内可能增加财政收入,但从长期来看,会导致美国消费者购买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推高通货膨胀,损害美国消费者的利益。此外,贸易伙伴的反制措施也可能使美国的出口产业遭受打击 。
在这场贸易博弈中,各国需要保持冷静,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分歧。中国一直主张通过平等、互利的谈判来解决贸易争端,这为其他国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对于那些受到美国关税威胁的国家来说,或许可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美国的不合理要求,以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全球贸易的稳定 。未来全球经济究竟会走向何方,特朗普的关税大招又将如何影响各国的经济决策,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