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向普京提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要求,要求将停火协议与关税直接捆绑在一起。若50天内没有明确的回应,俄罗斯将面临一个不可避免的选择。7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接见了北约秘书长吕特,双方围绕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俄乌停火协议等重要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特朗普在发言中明确表达了美国对俄罗斯的不满。他表示,若在未来50天内无法达成满意的协议,将对俄罗斯施加极其严厉的关税。他强调,这一税率可能高达100%,并且将被视为“次级关税”。换句话说,除了俄罗斯将被征收100%的关税外,其他从俄罗斯购买石油的国家也将面临相应的制裁。尽管特朗普没有直接提及,中国很明显成为了这一政策的目标。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国对美国的进出口下降了20.8%,与此同时,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却在不断攀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始终是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的重要买家,而特朗普所提的“次级关税”策略,其实一开始就锁定了明确的目标。
不得不说,特朗普提出这一要求实属头一遭,因为历史上没有哪个国家将冲突、停火协议与关税直接挂钩,并威胁说不停止冲突就会征税,同时把其他国家也卷入其中。从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和欧洲采取的措施就异常激进,迅速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意图通过经济压力从内部瓦解其势力,使其在这一冲突中失败。然而,出乎他们意料的是,俄罗斯不仅没有被拖垮,反倒在某种程度上抗住了压力。
起初,特朗普并不打算延续拜登的政策,他试图通过情感和逻辑说服普京。然而,他很快意识到,俄乌之间的停火谈判并非易事。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面对外界日益增加的批评声,最终不得不拿出制裁这一招数,试图迫使普京妥协。这也有可能是他故意采取“外祸内治”的策略,进一步激化俄乌冲突,以此转移美国国内外对关税政策的关注。
因此,除了利用高额关税施加压力之外,特朗普还启动了对乌克兰的“重新武装”计划。在与吕特的会晤中,特朗普承诺美国将通过北约向乌克兰提供“最尖端的武器”,而这些美国制造的“顶级武器”将首先交给北约,随后由北约派往“有需要的地方”。吕特对此表示深刻的理解与感谢,并保证欧洲将承担这些武器的费用。看得出来,特朗普的算盘打得相当精明,既是逼迫俄乌达成停火协议,又是在转移矛盾,同时借机“赚取战争利益”,而欧洲则甘心情愿地充当“冤大头”。
按照特朗普的说法,普京现在只有50天的时间去做出抉择。如果他仍然拒绝签署协议停火,便只有一条路可走。值得关注的是,特朗普强调的“签署协议”极有可能是指乌方所提出的停火方案。如果普京真的签字,意味着俄军将全部撤离并归还乌克兰目前实际控制的领土。这对俄罗斯来说,过去三年多的努力便会显得毫无意义,因此可以想见,普京对此必定会有所顾虑。而更为关键的是,现如今拒绝谈判停火的并不是俄罗斯,而是乌克兰。俄方已经多次表示愿意进行谈判,但乌克兰方面一直未能明确提出谈判的具体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