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郭洁
受“反内卷”政策预期影响,市场看多情绪逐渐发酵,7月以来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持续上涨,成为期货市场最火热的品种之一。
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续创新高
7月22日午后,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快速拉升触及涨停,涨幅为8.99%,续创新高。
7月以来,现货N型复投料平均价从33元/千克上涨至43元/千克,涨幅约30%。期货主力合约也跟随大幅上涨,从33090元/吨上涨至40855元/吨,涨幅约23%。
兴业期货研报观点显示,多晶硅方面,整体成交已经开始松动,部分拉晶厂陆续接受上调报价,多晶硅现货成交价格涨势进一步巩固。
广发期货认为,尽管多晶硅期货价格上涨对行业利润修复具有显著正面作用,但企业受益程度取决于成本控制能力、产品质量和销售能力等,优质的产品在同样的价格下更有竞争优势,高成本产能或将逐步被淘汰。短期来看,多晶硅优质企业盈利有望快速回升。从中长期来看,需关注利润修复后产量变化对价格的影响。
7月以来多晶硅概念股涨幅喜人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A股多晶硅概念股有30余只,包含阳光电源、隆基绿能、上海电气3只超千亿元市值巨头。
从行情表现来看,7月以来,随着期货价格节节攀升,多晶硅概念股7月以来股价几乎全部录得上涨,弘元绿能、大全能源和东岳硅材的股价涨幅居前,7月以来均累计上涨超30%。拉长时间区间来看,11只概念股年内股价涨幅居前,均上涨超10%,乐山电力年内累计上涨141.99%,居首。恒星科技、东岳硅材、京运通和有研新材的股价涨幅居前。
目前13只概念股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有研新材、中晶科技、保变电气上半年业绩预喜。今年一季度,多晶硅利润在原材料硅粉价格下跌和自身价格小幅提升的带动下有所修复。二季度虽然多晶硅的价格持续下跌,但因原材料工业硅粉跌幅更大,多晶硅的亏损收窄。
光伏龙头通威股份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49亿元至52亿元。今年一季度通威股份亏损25.93亿元,这意味着公司第二季度亏损23.07亿元至26.07亿元。
保变电气、有研新材、中晶科技上半年业绩预增幅度下限(无下限则取公告数值)分别为229.15%、179%和137.06%。京运通、弘元绿能和隆基绿能上半年业绩预告类型为续亏,但同比亏损规模大幅度减小。具体来看,京运通预计净利润亏损1.65亿元至2.3亿元;弘元绿能预计净利润亏损2.9亿元至3.5亿元。
国联民生证券认为,光伏产业链供给侧调整继续深化,多晶硅板块有望成为率先完成调整的环节之一。硅料行业成本曲线相对陡峭,重资产环节开工率对边际成本影响较大,产能调整有望率先完成,推动行业利润向头部企业集中。
9只概念股2025年业绩有望增长
从资金面来看,截至7月21日,超半数概念股7月以来获融资资金加仓,通威股份、合盛硅业、国电电力和东岳硅材月内融资净买入额居前,均超1亿元。
从今年全年业绩来看,5家及以上机构给予评级的多晶硅概念股中,有9只概念股2025年业绩有望增长,机构一致预测大全能源、隆基绿能和通威股份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82.44%、76.66%和5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