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5年美国F-22\"猛禽\"隐身战斗机正式服役到2010年这段时间里,中国军事论坛上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歼-8枪挑F-22\"的战术设想。当时中国空军的主力战机歼-8II虽然可以凭借其2.2马赫的高空高速性能优势,但受限于仅能挂载霹雳-11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的武器系统,在模拟对抗中往往需要付出8架歼-8的代价才能击落1架F-22。值得庆幸的是,美国在这一时期犯下了战略误判,将主要精力投入反恐战争,其空军装备更新几乎陷入停滞,这为中国空军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时间窗口。
在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前的训练中,由歼-16D电子战飞机领衔、与歼-20隐身战斗机混编的空中编队,向世人展示了未来空战的崭新模式。虽然2019年印巴\"5·7\"空战中,装备中国外贸版战机的巴基斯坦空军已经精彩演绎了现代空战的制胜之道——通过预警机指挥、电子战飞机支援和战斗机协同的体系作战,实现了战场态势单向透明、电磁压制和制空权掌控,并成功拦截了印度空军发射的对地攻击导弹。但需要指出的是,巴方使用的DA-20电子战飞机等装备并非中国空军自用型号,其作战效能存在一定差距。
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歼-16D电子战飞机的卓越性能上。作为目前全球最先进的专用电子战平台,歼-16D配备了5个覆盖L/S/C/X/Ku波段的电子战吊舱和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在实战中,它能对敌方机群实施全频段电磁压制,达到\"烧穿\"敌电子防御的效果。这种压倒性的电磁优势不仅能瘫痪敌方雷达和通信系统,更能使敌军各作战单元陷入信息孤岛,从而彻底丧失战场感知能力。在印巴空战中,巴方DA-20对印度S-400防空系统的成功干扰就是这种作战模式的雏形。
更关键的是,歼-16D具备强大的电子欺骗能力。它可以通过精确模拟各型战机的雷达特征,诱使敌方防空系统开机搜索,进而完成信号特征采集和分析。必要时,它还能引导后方的歼-16多用途战机或轰-6K轰炸机发射反辐射导弹实施硬杀伤。在现代信息化作战体系中,这种\"侦察-干扰-打击\"的闭环已经模糊了传统作战平台的界限,实现了真正的体系协同。
现代空战的残酷性在于,一旦掌握制电磁权,夺取制空权就只是时间问题。歼-16D凭借与战术飞机相当的机动性和速度,能够全程伴随作战机群提供实时电子掩护。在这种支持下,歼-20隐身战斗机可以如入无人之境,优先猎杀敌方预警机、加油机等高价值目标,再逐个清除失去体系支撑的敌战斗机。在\"A射B导\"甚至更先进的协同交战体系下,被电磁压制的敌方战机将完全陷入被动挨打的绝境。
中国空军当前的体系优势体现在多个层面:在战略层面拥有完整的电子战和预警指挥体系;在装备层面,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先进光电系统和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的组合提供了显著的性能优势。相比之下,美国空军仍依赖笨重的专用电子战飞机,F-35A战机160公里的雷达探测距离和AIM-120C导弹的有限射程已显疲态。那个\"歼-8对抗F-22\"的时代早已过去,如今在空战领域,中国已经实现了对美国的弯道超车。
在印巴空战之前,国内外观察家对中国空军改革成效仍存疑虑:投入巨资打造的进攻型空军究竟战力几何?\"5·7\"空战的辉煌战果让这些质疑烟消云散。而此次阅兵式中歼-16D与歼-20的混编亮相,更是中国空军对自身作战体系的自信宣示,标志着中国已经建立起世界领先的现代化空中作战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