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东方加拿大”轮装载着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的一批锂电池货物集装箱,缓缓离开上海港驶往澳大利亚,标志着全国海事首个基于区块链底座技术的海运“新三样”危险货物申报自动化审批系统试点运行成功。近年来,以“新三样”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迅猛发展,海运出口屡创新高,上海海事局进一步利用“互联网+监管”信息化技术创新监管手段,在确保海运“新三样”货物快速通关的同时,保障运输本质安全。这一创新模式运用区块链不可篡改、数据透明可追溯等技术特点,为海运危险货物运输合规监管及便利化通关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今年以来,浦东海事局与上海市数据局、上海亿通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以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货物为着力点,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基于上海跨境贸易数据网络搭建“海事危险货物安全运输区块链服务平台”,引导鼓励源头检测机构、生产企业主动上链,实现海事监管与服务能级“双提升”。
据了解,该项目计划将于今年年内正式落地,届时将为每年从上海港出运的约30万标准集装箱的“新三样”货物提供服务。作为全国海事系统首个落地的区块链+政务审批应用项目,借助平台自动化、智能化功能,企业通关流程将得到极大简化。以往人工审批法定24小时内办结的申报材料,现在无需人工干预即可自动完成审批,有助于加快货物的流转速度,降低企业的仓储成本与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