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说财经讯:9月25日,美国对欧盟汽车关税正式调降至15%!看似‘让步’背后,实则暗藏玄机——欧洲车企刚松一口气,却可能陷入更深的产业链陷阱!
德国三巨头(大众、奔驰、宝马)利润暴跌,中国车企却悄然布局欧洲工厂?这场关税博弈,谁将成为最终赢家?
01、美国宣布:欧盟汽车关税从27.5%到15%!
9月25日,美欧贸易协议正式落地,美国宣布:将欧盟汽车及零部件关税从27.5%下调至15%,协议自8月1日追溯生效。
值得一提的是,欧盟去年对美出口汽车超75万辆,德国占比73%,而大众、奔驰、宝马更是直接贡献近半。
而美国原计划对欧盟汽车加征30%关税,15%已是欧盟“艰难谈判”的结果。
当然,特朗普可不是那种随便被人占便宜的人,既然欧盟的汽车关税都降到15%,那么欧盟也必须要做出让步,这包括:取消美国工业品关税、承诺采购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液化天然气为主)、追加6000亿美元对美投资。
不过,从历史来看,特朗普上台前,美对欧汽车关税仅2.5%,所以虽然欧盟汽车关税下调到15%,但这仍然远超历史水平。
02、汽车关税降到15%,这对欧洲意味着什么?
毫无疑问,欧盟汽车关税降到15%,短期或可止血,但15%的汽车关税仍是利刃!
例如:保时捷上半年因关税多支出4亿欧元,净利润暴跌66.6%,被迫涨价转嫁成本。无独有偶,大众集团更是三次下调2025年全年预期,净利润同比减38.3%,现金流或缩水超100亿欧元。
对此,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穆勒就痛批:“欧盟对美汽车15%关税高于历史水平,严重威胁出口竞争力,每年损失数十亿美元!”
那么为何欧美愿意达成15%的汽车关税呢?
一方面,对于特朗普来说,目的主要就是希望通过“关税+投资绑定”迫使欧洲产业回流,同时削弱欧盟自主性。
而另一方面,对于欧盟来说,这是在“以空间换时间”,但欧盟内部分歧也在加剧。
对此,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此前就公开承认15%是“最佳结果”,但被批“对美屈服”。不过,在欧洲内部,法国、波兰反对协议,欧盟内部分歧加剧。
所以啊,这一次,欧美汽车关税下,美国如“吸血的鲨鱼”,欧盟像“被迫输血的鱼群”——表面缓和,实则被锁定长期利益(如能源依赖、产业空心化)。
03、这对全球汽车行业意味什么?
最后一个问题:欧盟汽车关税降到15%,这对全球汽车行业意味着什么?
简单来说,全球汽车产业或迎来大洗牌!
第一、欧洲车企将开始“自救”,押注美国本地化生产。
随着15%汽车关税的落地,欧洲汽车生产商开始押注美国本地化生产,例如:奔驰加速美国工厂扩产,宝马依赖南卡罗来纳基地规避关税。
第二、欧洲汽车产业供应链也将重构!
例如:大众、奥迪就计划将墨西哥作为“跳板”,利用美墨自贸协定降低成本。但如果美国后续加码钢铝关税(维持50%),欧洲制造业将面临“二次打击”。
最后、中国车企迎来“破局窗口期”。
中国新能源车在欧洲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3%飙升至2025年的8%,光伏、电池产业链成“隐形赢家”。
最明显的就是比亚迪匈牙利工厂投产,借欧盟原产地身份规避关税,抢占欧洲市场(今年对欧出口增长65%)。
关税战没有赢家,但智慧者总能找到破局之道。15%的关税,是欧洲车企的‘止血绷带’,还是中国制造的‘登云梯’?!
对此,你怎么看?你认为,中国车企能否抓住欧洲市场‘黄金窗口’? 美国下一步会对欧盟加码其他关税吗?欢迎留言评论!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