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24小时内迅速采取了三项反制措施,迫使特朗普迅速转变态度,试图挽回与中国的关系。他公开表示,希望中方给一个机会,愿意放弃关税战,甚至通过公开喊话寻求沟通。
在中国就稀土、美国企业以及港口服务费等问题接连反制美国之后,特朗普一度愤怒到想要对中国征收100%的关税。但仅仅三分钟后,美股便出现了暴跌,损失高达7000亿美元,全天收盘时的亏损更是创下了1.65万亿美元,刷新了自4月中美贸易战以来的最糟糕纪录。
股市暴跌的剧烈反应让特朗普意识到,他的高压制裁政策已经失去了投资者的信任。再加上美国自身的经济状况不佳,关税战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特朗普终于冷静下来,开始着手应对这一局面。
8小时后,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办公室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与中国高层的关系依然良好,不论局势如何变化,他仍会参加月底在韩国举行的APEC峰会,并表示希望能够与中国领导人会晤。然而,中国方面对此并未作出回应。此时,特朗普开始显得有些焦急。
10月12日,美国副总统万斯公开表示,中方是否愿意继续进行关税战,很快就会明朗。万斯强调,美国清楚中国更倾向于理性解决问题,但特朗普手中的底牌比中国更多。如果中国愿意保持理性,美方也愿意以理性谈判者的身份进行应对。
在万斯充当“白脸”后,特朗普则通过社交媒体发文,表示美国希望帮助中国,而不是伤害中国,并暗示自己不会执行100%的关税威胁。
尽管特朗普和万斯都试图表现出“退让”的姿态,但从整体局势来看,美国显然是已经开始在对中国低头。言外之意就是希望中方“高抬贵手”,放弃继续加税,让美国有个体面的下台阶。
从美国的角度来看,这样的“退让”显得格外宽容,但实际上,正是美国首先挑起了关税战,并多次对中国进行试探,增加关税。如今中国的反制让美国陷入困境,美国开始寻求一个“体面”的解决方式,试图通过谈判来减轻损失。但作为与美国平起平坐的中国,凭什么要接受美国的这种“退让”呢?
中国的底气来自于对美国的态度非常明确。中国商务部发言人表示,中方在采取反制措施之前,已经充分评估了可能带来的影响,确认对中方的影响有限,并且提前通知了相关国家和地区。因此,中方并非临时起意,反制措施是早有准备的。
对于特朗普的强烈反应,外界也开始质疑。美国对中国稀土的需求巨大,而中国在实施措施时已经提前告知美国,特朗普为何反应如此激烈?这显然是特朗普为美国鹰派提供一个交代,同时为后续中美谈判铺路的政治表演。
商务部发言人还指出,美国滥用“国家安全”概念,对中国企业实施管制,并加征港口服务费,这正是中方反制的原因之一。中方的反制完全是美国自身行为的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多轮中美会谈期间,中国可能已经逐步放开对美国民用稀土的管控。特朗普认为美国有机会在军事稀土方面得到更多资源,因此在高压制裁中国企业的同时,还试图通过电话与中国进行讨价还价。然而,类似的“边打边谈”的策略在2018年的贸易战中中国已经深刻体会过,因此特朗普的老套路并未能奏效,中国拒绝了他的电话。
综合来看,中国的反应清晰而坚定。商务部的表态传递了一个信号:中国并未关闭谈判的大门,但前提是美国要拿出诚意。如果美国继续双标,中国准备好继续打下一场关税战。
即便美国曾对中国加征过245%的关税,这都未能让中国屈服。如今,特朗普已无力继续博弈。面对内外压力,特朗普应该早早接受失败,放弃通过设置贸易壁垒来阻碍中国的发展,携手发展才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正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