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出乎意料,印度曾经视为宝贝的国产LCA光辉战机,在刚一亮相后便发生了严重事故。飞行中,战机直接坠入荒漠,瞬间爆炸起火,现场的国际代表们都目瞪口呆。11月21日发生的这起事故,飞行员连弹射的机会都没有,简直是悲剧。更让人讽刺的是,这架战机起飞前就已经出现了问题,但印度还是坚持让它表演特技,结果将这架国产骄傲摔成了笑柄。这也是印度过去常犯的老毛病,过去十年摔掉了104架飞机,令人无法预料的是,光辉的坠毁竟成了中巴联合研制的JF-17枭龙战机的意外硬核广告。

那时,JF-17战机就静静待在静态展区,没有做任何表演,而光辉一摔,立刻吸引了现场买家的注意,他们纷纷围向了枭龙展台。原本印度带着光辉战机来迪拜航展,是希望能卖出这款飞机的,目标客户包括阿根廷、巴西、智利、马来西亚,甚至有胆量试图进入美国海军市场。但事实上,在事故发生之前,这些潜在客户已经开始犹豫不决。阿根廷因光辉战机的关键部件依赖英国供应,担心在马岛战争后的制裁影响其军备安全,现如今事故一发生,多个订单基本泡汤。

更令人羞愧的是,光辉的坠毁并非偶然。根据印度媒体的统计,过去十年,印度空军竟然摔了104架战机,相当于丢失了6个完整的飞行中队,期间还造成73名飞行员的牺牲。这个事故率之高,令军事爱好者甚至调侃:印度空军不是在坠机,就是在准备坠机。

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事故发生不久后,印度方面便开始为自己辩解。有人甩锅给美国发动机?在迪拜航展现场,亲眼目睹事故的印度民众公开声称:全是美国的错!他们给的F404发动机太老旧,美国不肯卖更先进的F410发动机,导致我们摔机。这番话似乎有些道理,但一查细节,真相就暴露了。虽然F404发动机确实是美国70年代的产品,主要用于F/A-18战机,但它并非次品,美军使用多年,问题不大。问题出在印度自己的身上,印度多次尝试自研发动机失败,最终才选择购买F404发动机,但他们并没有进行充分的适配和优化。

光辉战机采用无尾三角翼设计,这要求动力系统在高速机动时必须快速响应。然而,印度直接将F404发动机装上去,导致战机在进行特技飞行时,动力系统时常掉链子。2024年发生的油泵故障,实际上也是由于印度在维修保养上的疏忽。更有一位印度退役空军上校站出来为其辩护,表示这只是小问题,自己家战机坠毁过两次,大家大惊小怪。他声称这不会影响其他国家购买印度战机,但现实却是,根本没人愿意购买,言辞的反转也非常尴尬。

这次坠毁的飞行员,实际上早已察觉到战机的问题。有航展工作人员透露,起飞前,地面人员发现光辉战机机身上有油迹,并提醒印度的机组人员,但对方却表示没问题,并按计划进行表演。印度媒体甚至称这是冷凝液,表示不会影响正常飞行,目前仍无法确定这次小插曲是否与坠毁直接相关。

更严重的是,印度空军飞行员的训练环境非常艰苦。除了训练时间不足外,还面临教练机短缺、油料不足等问题,飞行模拟器都是十几年前的老旧设备,许多训练科目只能在纸上进行理论讨论。更为严重的是,印度空军的飞行员缺口超过了500人,而且选拔体系中还存在腐败问题,部分未达标的飞行员通过关系上岗,安全隐患也因此埋下。

这一切的根源在于印度的国防预算分配不合理。印度空军的预算比例从2010年的23%降到如今的18%,其中用于训练的开支更是不到8%。由于资金不足,训练和油料经常短缺,维修经费也跟不上,最终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训练不足→事故增多→预算用来买新飞机→训练经费更少。

尽管印度一直宣称光辉战机是国产的骄傲,从研发到现在,投入了几十年,砸了大量资金,但最终这架战机还是个拼凑货,印度只是造了一个机身壳子,核心技术和装备依赖外部供应。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这也反映了莫迪政府追求制造大国的梦想破灭。莫迪曾喊出印度制造的口号,还推出了一个计划,投入230亿美元来扶持制造业,但这一计划早已失败。令人震惊的是,资金的去向也有问题,230亿美元的计划中,印度政府仅支付了8%,即17.3亿美元,其中94%都流向了信实集团——莫迪所在政党的主要资金支持者。

迪拜航展上的火球已经熄灭,但印度却应该意识到,制造大国的梦想,永远不可能靠拼凑和吹嘘实现,也不可能通过牺牲飞行员和面子来赌未来,而是需要依靠脚踏实地的研发、完善的体系和足够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