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市场播报
从极端角度来看,人工智能(AI)为企业带来的宏伟愿景,是实现 “无员工运营”。
美国政府效率部(DOGE)实验将这一逻辑带入了美国政府 —— 这个 “由人民管理、为人民服务” 的机构。该实验提出的问题很简单:一个机构真正需要多少人?
后新冠时代,企业高管常以 “委婉说辞” 和 “宏观经济逆风” 为理由,为大规模裁员辩护。而 DOGE 留下的影响,或许会让企业摒弃这类刻意编造的说法。
DOGE 打破了 “奥弗顿窗口”(指政策或观念可被接受的范围),让无论是企业高管层还是美国政府的管理者,都开始认为自己手下的员工 “太多了”。
企业追求成本节约的动机并非新鲜事。但作为一项经济与政治项目,DOGE 的 “成功”(若能称之为成功的话)在于,它降低了企业为裁员提供理由的必要性,也无需最终证明这类大刀阔斧的变革能带来承诺中的效率提升。当然,高管们仍会向全体员工发送备忘录,提及 “艰难决策” 和 “未来挑战”。但 DOGE 时代留下的持久 “思潮” 是:裁员并不难,你也该试试。
近期,亚马逊(AMZN)、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PS)和威瑞森通信(VZ)的裁员行动,均给出了各自公司特有的理由。
但这波企业重组浪潮,本质上可视为一项持续多年的 “工程” 的一部分 —— 其源头可追溯至埃隆・马斯克收购推特(现 X 平台),如今又融入了 “AI 驱动成本节约” 的愿景 —— 而 DOGE 那种 “先斩后奏” 的模式,进一步助长了这一趋势。
DOGE 曾宣称实现了数百亿美元的成本节约,但独立预算专家始终无法核实这些数据。
多项针对该项目方法的调查报告显示,DOGE 存在夸大主张的情况:将已付费项目纳入统计,错误计算取消合同的价值。而批评者所称的 “草率且不透明的会计核算”,还只是问题的一部分。
DOGE 解雇数十万联邦政府员工,并实质上终止政府支持的科研与人文项目,此举因 “不分青红皂白且适得其反” 遭到广泛批评。但这些裁员是否合理,已非关键所在。
DOGE 及其他管理者宣称自己有权做出此类决策 —— 这将成为马斯克留给美国联邦官僚体系的持久印记。未经国会批准便扣留公共开支的合法性仍存争议,但 DOGE 从未等待争议解决。如今,该部门已正式关闭。
尽管私营部门中,员工雇佣状态相关的法律问题与政府部门不同,但 DOGE 对美股企业的深层影响已显而易见:
一家公司需要多少员工?DOGE 给出的答案是:越少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