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空军可谓是声势浩大、迅速崛起!从过去依赖老旧飞机维持表面力量,到如今已经拥有了歼20、歼35这样的第五代隐身战机,空中力量的提升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未来,中国空军计划装备多达1100架歼35和900架歼20,这个数字可不小,简直是要打造世界一流空军的节奏!
中国空军的崛起历程,得从1949年建军说起。那时条件艰苦,空军装备极其匮乏,几乎全靠从苏联进口的二手飞机撑场面。飞机数量不多,能飞上天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可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空军硬是凭借自身的坚持和发展,从一无所有走到了今天,已经逐渐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空中强国。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国家经济腾飞,科技进步迅速,中国空军的现代化建设也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
近几年,中国在航空技术方面的突破可谓是令人瞩目。歼20的出现,不仅让中国成功跻身隐身战机俱乐部,也让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能够自主研发五代机的国家。紧接着,歼35也横空出世。这款多用途隐身战机的亮相,进一步增强了中国空军的战力,展现了中国不仅有制造能力,而且制造速度和质量都在快速提升。这一切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和航空工业的无私奉献和持续努力。
不可忽视的,还有国际局势的变化,它无疑也成为中国空军快速发展的一个推手。亚太地区的空中威胁日益增加,日本已经装备了F-35,韩国也引进了F-35A,印度拥有阵风和苏-30等强大空中力量,周边的空中压力可想而知。随着大国博弈愈发激烈,中国空军要是没有足够强大的装备,如何在关键时刻保障国家安全?因此,装备1100架歼35和900架歼20,不仅仅是技术升级的需要,更是当下安全形势所迫的必然选择。
谈到歼35,这款战机的诞生背景也很有趣。它最早是基于FC-31“鹘鹰”项目研发的,由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主导,沈飞负责生产。歼35是一款典型的第五代隐身多用途战机,设计上追求气动性能、结构优化与隐身能力的完美结合。简而言之,歼35既能在战斗中迅速击败敌机,又能凭借隐身设计悄无声息地穿越敌方防空网,是一款让敌人感到棘手的“硬骨头”。
歼35的研发历程颇具传奇色彩。2012年,沈飞独立投资启动了FC-31项目,初衷是为了探索能与国际顶尖战机竞争的可能性。经过了近十年的不断改进,歼35终于在2024年的珠海航展上亮相,成为中国空军继歼20之后的又一重磅战机。歼35的机身设计上采用了大量隐身技术,表面涂覆吸波材料,机身线条流畅,雷达很难捕捉到它的身影。正是这种隐身性能,使得歼35在敌方雷达系统下能有更大的生存空间。
虽然歼35是一款战斗机,但它不仅仅局限于空战领域。它的武器舱能携带空空导弹打击空中目标,也能携带空地导弹和精准制导炸弹攻击地面目标,甚至可以执行海上打击任务,实为一款全能型战机。其配备的主动电子扫描阵列雷达(AESA)让它能够同时锁定多个目标,探测范围相当广阔。配合先进的航电系统、传感器以及通信设备,歼35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可谓一览无余,而且能够与其他作战单元共享战场信息。
歼35的动力系统也非常强劲,现阶段采用的是国产WS-13E发动机,未来可能换装更强的WS-19。双发设计确保了其飞行的稳定性和速度,也使得歼35具备了更强的作战能力。此外,歼35有陆基版和舰载版之分,舰载版能够搭载在航母上,借助电磁弹射系统起飞,显著增强了中国海军航空兵的作战能力。
再说歼20,这款战机是中国空军的“威龙”。由成都飞机工业集团设计制造,歼20的核心目标就是占据战区制空权,是中国空军的一张王牌。歼20的研发开始于2007年,经过多年攻关,2011年成功首飞,2016年珠海航展亮相,2017年在建军90周年阅兵中首次展示,三架歼20划过天安门广场,震撼全场。歼20的隐身技术达到了世界一流,机身材料和外形设计都极大降低了雷达反射截面。想要在雷达系统中发现歼20,敌方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
目前,歼20使用的是WS-10C发动机,能够在不加力的情况下超音速飞行,这种“超巡”能力让它在空中作战中占据优势。未来,歼20有望换装WS-15发动机,这将进一步提升其推力和效率。歼20的武器舱可以携带四枚PL-15远程空空导弹,射程可达200公里以上,另外还可以装备两枚PL-10近程导弹,适应各种空战场景。歼20的鸭式气动布局和灵活的操控性,使得它在空中格斗中更加得心应手。它搭载的先进光电传感器和航电系统,能够实现360度的战场感知,并能够与其他作战单元联网,确保信息优势。
那么,为何中国空军要装备这么多歼35和歼20?首先,老旧战机的更换是必须的。现阶段,空军中仍有大量性能较低的歼10、歼11甚至更老的歼7、歼8,这些战机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战争的需求。歼35和歼20的引进,将逐步取代这些老旧战机,从而提升空军整体的作战能力。根据估计,目前中国空军约有1000架老旧战机,而装备1100架歼35和900架歼20,刚好填补这一空缺,并能进一步增强空军力量。
其次,周边压力也不容忽视。日本的F-35A已部署,韩国也有F-35A,印度的苏-30和阵风总数已过百。面对这样强大的空中威胁,中国必须有足够的先进战机来应对。歼35和歼20总计约2000架,能保证在数量和质量上不吃亏。
再者,歼20的制空优势与歼35的多用途能力相结合,能够满足现代战争的多维作战需求。歼20主打制空,歼35则提供多功能支援,二者配合将使中国空军在各种作战环境下都有充足的底气。
根据目前的生产进度和计划,到2035年,中国空军很有可能完成这个目标。到那时,拥有超过2000架第五代战机的中国空军,将跻身世界顶尖行列,甚至与美国的F-22、F-35大部队一较高下。
那么,拥有1100架歼35和900架歼20的中国空军将会怎样改变未来的军事格局呢?首先,亚太地区的威慑力无疑将大幅增强。这两款战机的隐身能力和远程打击优势,将使得潜在对手不敢轻易挑衅,尤其是在东海、南海等敏感区域。其次,军种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也将更加顺畅,歼35的多用途设计将使空军、海军和陆军之间的联合作战更加高效。再者,中国的技术研发将持续推进,未来第六代战机的研制也在进行中。
可以预见,未来中国空军将继续为世界格局带来重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