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特朗普发起新一轮关税战以来,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内部展现了空前的团结,成员国积极共享关税动态,以共同抵御美国的经济压力。然而,就在距离特朗普所承诺的“关税豁免期”结束仅剩7天的时候,越南却出人意料地转身,与美国签署了一项屈辱性的协议,损害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的经济利益。
7月2日,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亲自宣布美越达成了“历史性协议”,而这协议的核心内容则暗藏着针对中国的精准打击机制。在至关重要的“分级关税”问题上,越南本土商品出口到美国的关税率由原先的“46%”降至现今的20%。然而,针对“经越南转运的第三国商品”却征收高达40%的惩罚性关税,这一政策直接冲击了中国的产业链,并且这种“经越南转运的第三国商品”的解释权已经完全掌控在美国手中。
作为回报,越南向美国商品全面开放了零关税市场,其中涵盖了农产品、工业原料、飞机及其他高科技商品。为了换取关税的降低,越南不仅在市场上做出了让步,还接受了美国海关的入境稽查,这种被认为是“经济治外法权”的做法引起了广泛的反对声音。
越南之所以如此彻底地妥协,根本原因在于其无法脱离“外向型经济”的命脉。预计到2024年,越南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将位列全球第三,仅次于中国和墨西哥。谈判过程中,美国多次施压越南,加强对“贸易欺诈”的打击、对中国产品的转运采取更严格的执法,并要求取消其对美的非关税壁垒。越南不仅应允了这些要求,并多次表示将增加从美国的采购量。
对于越南向美国依赖的行为,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则表示,中方一贯主张各国通过平等对话与协商来解决经贸分歧,并指出相关谈判与协议不能以损害第三方的利益为代价。在此之前,我国商务部早已发出警告,警示任何通过出卖中方利益与美国进行谈判的行为,中方将坚决反制。面对当前局势,我国已充分准备,将合理应对各类挑战。
需要注意的是,越南对美国的出口占其总体出口接近30%,但其60%以上的电子零部件和80%的塑料原料依赖中国的供应,而这些正是越南制造业的核心原材料。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越南损害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将不可避免地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
在越南向美国靠拢之际,我们还需提防其他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等可能模仿这一行为,向美国出让经济利益。目前,越南与美国的协议签署,已经刺激了印度加速与美国的谈判。印度所担忧的情况是美国产业从印度撤离,转而投资墨西哥等国家。如果这种情况变为现实,印度的制造业梦想无疑将遭到重创。
在欧洲方面,美英在5月份达成的协议已经埋下“毒丸条款”,美国要求英国在钢铁、制药等领域公开其供应链信息,实际上是在切断与中国的合作关系。与此同时,欧盟也面临选择的时刻,若接受类似条款,势必将对中国造成不利影响。然而,中国并非没有反制措施,我国如今掌握了全球80%以上的稀土加工产能,而无人机电机和导弹导引系统所需的高性能磁铁也都依赖于稀土的供应。
除这些之外,中国还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以及规模庞大的消费市场。如果任何国家试图以出卖中国利益为代价寻求自身利益,必然需要慎重考虑这种做法带来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