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个月的时间临近,这一次特朗普放出了新的关税税率。
7月7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致14国领袖的信函,并在信中告知了最新的关税计划。特朗普还补充说,税率可能根据我们与贵国的关系而上下调整。
这一次,特朗普描述的大多数关税税率与今年4月份的税率相似,而当时他就曾威胁对来自多国的商品征收一系列新关税。
随着90天暂停期过去,新的关税也已经在酝酿之中。特朗普采取的老办法仍然是,先威胁对方,然后再给予时间限制。
这一次,特朗普推迟了对美国进口商品加征更高关税,同时向包括日本和韩国在内的14个国家发出信函,详细说明它们将面临的关税。
特朗普重申了将对来自日本和韩国的产品征收25%关税的威胁,并向全球国家发送了一批信函,警告将自8月1日实施新关税。
这也许是特朗普新的伎俩,但也有可能,这一次是来真的。
原定于7月9日生效的更高关税已经暂停,当被记者问及8月1日是否为最终期限时,特朗普表示:“我会说确定的,但不是100%确定。如果他们打电话来说想以不同方式处理,我们也会持开放态度。”
从施加关税再到暂停关税,威胁对手谈判;特朗普所做的一切不仅仅是为了关税,更为了美国的利益。
特朗普认为,实施关税将保护美国企业免受外国竞争,并促进国内制造业和就业机会。但是,许多经济学家都表示,这些措施将推高美国国内价格并减少贸易量。
随着关税的阴霾再度显现,美国股市也出现了下跌的现象。
其中,特朗普单独点名的日本显然是重中之重。根据美国贸易数据,去年日本向美国出口了超过1480亿美元的商品,是美国第五大进口来源国,仅次于欧盟、墨西哥、我国和加拿大,而韩国也名列前十。
许多媒体都爆料,在日美贸易谈判中,日方比想象中的还要“坚强”,这也反过来迫使特朗普向日本施压。
除了韩国和日本,特朗普7月7日还宣布对缅甸和老挝商品征收40%关税,对泰国和柬埔寨商品征收36%关税,对塞尔维亚和孟加拉商品征收35%关税,以及对马来西亚和突尼斯的商品征收25%关税。
一国一策的关税模式,就注定了美国在这次外交谈判中进展艰难且缓慢,从4月份延长至7月份,再延长至8月份,也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关税谈判困难重重。
白宫新闻秘书卡洛琳·莱维特表示,未来几天可能会发出更多信函。她也反驳了关税期限从7月9日推迟至8月1日可能削弱特朗普威胁力度的说法。
莱维特回复记者称:“我可以告诉你,总统的电话不停地响,世界各国领导人不断恳求他达成协议。”
如果连白宫新闻秘书都如此吹嘘夸大战果,那么也不难想象在这次关税摩擦中,特朗普本人究竟会受到多少信息黑洞的影响。
如果真的有许多国家恳求特朗普达成贸易协议的话,那么在过去的三个月,也就不会出现只有英国和越南和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事实。
喜欢夸大事实的除了白宫新闻秘书,还有美国财长贝森特。在接受美国商业媒体CNBC采访时,贝森特说:“许多人在谈判态度上改变了立场。我昨晚的邮箱里塞满了许多新报价和新提议。”
哪怕是对特朗普本人来说,他的关税策略也有时候令人摸不着头脑。
今年4月份时,特朗普最初将关税描述为“对等”,声称这些关税是为了反击他认为对美国出口不公平的他国贸易规则。除此之外,特朗普还以经济安全为由,单独宣布对钢铁和汽车等关键行业征收关税,并威胁提高药品和木材等其他项目的关税。
这些不同方向的关税策略,有时候也让贸易谈判变得更为复杂。以汽车关税为例,这已经成了美国和日本、韩国贸易谈判的关键争议点,三方各自围绕汽车关税不愿意让步,迟迟僵持不下。
除此之外,在芯片等高科技产业出口上,特朗普和我国的核心分歧也很难短期内达到解决。
对特朗普来说,好消息也不是没有。
美国表示,目前与印度的贸易协议即将达成。除此之外,欧盟也在和美国进行紧张的谈判,有报导称欧盟预计不会收到特朗普的关税信函。
欧盟发言人表示,冯德莱恩和特朗普进行了非常良好的交流。但就在几周前,特朗普还曾威胁欧盟,如果不能达成贸易协议,将对欧盟征收50%的关税。
特朗普的“疯狂”有目共睹,以至于有时候很难让人分辨特朗普是在说大话,还是在讲真实的威胁。
但至少对一些国家来说,他的大话或真实的威胁,总是能够起到一部分作用。
而对我国来说,已经和美国就关税问题进行了多年来的交锋,对特朗普的“套路”,也早已经非常知悉。
关税的最终期限一推再推,本质上已经说明了特朗普的“部分认怂”,如果届时真的有越来越多国家不吃这一套的话,那么对特朗普本人的威信来说,恐怕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打击。
美国的好日子,显然还在后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