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突然甩出的30%关税大棒,让欧盟彻底坐不住了,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先是强硬表态,可不到24小时,她又变卦了,不仅推迟了原计划的对美反制措施,还放出消息准备和两国紧急接触。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近日,特朗普又抡起了关税大棒,这次的目标是欧盟和墨西哥,8月1日起对它们加征30%关税,通牒已经摆在了台面上。
特朗普在给冯德莱恩的那封信里,字里行间都透着“不满”,称美欧谈了这么久还是没达到"互惠",指责欧盟的关税和那些看不见的贸易壁垒,让美国吃了多年的亏。
更要命的是,美国已经对欧盟进口的钢铁和铝加征25%关税,这已让欧盟企业喘不过气,如今再叠30%的“新税”,相当于给本就疲软的欧洲经济又插了一刀。
然而,冯德莱恩却在当地时间13日表示,将把对美国关税的反制措施暂停期延长至8月初。
紧接着,她还强调欧盟一直倾向于与美国通过协商达成解决方案,立场不变。要知道,此前欧盟方面首轮报复性措施原计划在本月15日生效。
特朗普对欧盟下达30%的关税通牒
而这种“先硬后软”的操作,率先在欧盟内部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法国总统马克龙对此明确表示不满,强调若8月1日前未能与美达成协议,欧盟须加速准备“可信反制措施”,甚至提出动用“反胁迫机制”。
欧洲议会部分成员也认为,这种“先硬后软”让欧盟谈判失势,反倒可能纵容美国得寸进尺。
与此同时,欧盟计划与加拿大在月底召开峰会,试图在钢铁贸易上达成互认标准,绕开美国关税壁垒。同时还想拉日本加入“供应链韧性计划”,在汽车零部件领域构建“非美供应链”。
不过,这更像是临时抱佛脚,加拿大对美贸易依赖度比欧盟还高,更何况前段时间还对美“服软”了,迫切想跟特朗普谈判。
而日本虽然和欧盟签了自贸协定,但汽车产业同样受制于美国市场,真要联手对抗美国关税,恐怕也是雷声大雨点小。
马克龙
值得注意的的,就在欧盟关税危机爆发的前一周,冯德莱恩还在公开场合对中国“大放厥词”,发表不客观、不友善的言论,
她称“要警惕中国企业的市场扩张”,还指责中国“扰乱全球供应链”“实施稀土贸易胁迫”,这些没有实据的无端指控,严重伤害了中欧关系。
另外,在前不久,欧盟还限制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参与公共采购,试图以此为筹码,在美欧关税谈判中向特朗普政府“示好”,可惜没用,还“得罪”了中国,中方已经对其采取反制措施。
欧盟的这些操作,本质上是在给自己的发展设限,一边在应对美国关税压力时寻求“盟友”,另一边却对最大的贸易伙伴刻意制造“对立”。
在全球产业链深度融合的今天,把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推远,再指望其他国家来“救场”,恐怕很难解决问题。
而欧盟的这场关税危机,说到底是在为自己的“短视”买单,如果继续抱着“对抗思维”不放,很大概率上只会把路越走越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