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六代机项目深陷法德博弈漩涡:达索威胁单干,2040年服役期限成红线
欧洲军工领域正经历一场剧烈震荡。据战区网9月26日披露,被寄予厚望的未来空中作战系统(FCAS)项目遭遇立项以来最严峻的挑战。这个旨在2040年前研制第六代战机、替代现役阵风和台风战机的跨国工程,因法德两大核心国的激烈博弈濒临解体。最新进展显示,法国航空巨头达索已开始筹划独立研发B计划。
即便FCAS合作破裂,法国也有能力独自完成新型战机研发。一位要求匿名的法国高级官员在闭门吹风会上向媒体强调。他特别指出,所谓独立研发并非闭门造车,而是整合欧洲供应链的弹性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这位官员用不可动摇的底线来形容2040年的列装时间表,暗示法国已做好最坏打算。
这场危机源于近期达索与空客防务的公开角力——两家企业相继高调宣称具备独立研制六代机的能力。但军事观察家指出,法国若单独推进项目将面临严峻的财政考验:据估算,NGF(新一代战斗机)的研发成本可能超过500亿欧元,远超单一国家的常规国防预算。
项目主导权之争已演变成公开的技术冷战。达索CEO埃里克·特拉皮耶在国民议会听证会上直言不讳当德国试图边缘化法国时,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展示肌肉。这位以强硬著称的航空大亨透露,现有管理架构导致关键技术决策平均延迟6-8个月,严重威胁项目进度。
技术路线分歧同样剑拔弩张。法国坚持开发15吨级舰载型号以适应戴高乐号航母后续舰需求,而德国则力推18吨级空优构型。知情人士透露,重量差异将引发连锁反应:更重的机体需要重新设计发动机,可能使研发周期延长3-5年。
政治层面同样阴云密布。随着前武装力量部长勒科尔努离任,法德间的关键沟通渠道暂时中断。尽管马克龙总统计划10月访德救火,但三国国防部长会谈能否打破僵局仍存变数。值得玩味的是,西班牙作为第三参与方选择站队德国,这个放弃F-35采购计划的国家已将国防未来全押在FCAS上。
这场博弈的结局将产生深远影响:不仅决定价值千亿欧元的军工蛋糕分配,更将重塑欧洲防务产业格局。正如布鲁塞尔某智库报告所言:FCAS已成为检验欧洲战略自主能力的试金石,其成败将直接影响欧盟在地缘政治棋盘上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