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迅雷】
不少人把5月12日的中美高层会谈当成中美谈判,把《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以下简称《声明》)当成谈判达成的协议,这显然存在一定误解。
在会谈之前,今年截至5月12日,中美各自给对方加征的关税分别为125%和145%,会谈之后,双方声明均免除对方其中的91%关税,另外24%的关税各自都延期90天执行,并且在这90天内为这部分关税究竟征不征,少征还是多征进行谈判。
以下就接下来的关税谈判前景及对中国出口和经济的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展开讨论。
“芬太尼关税”能减免吗?
年初至今,美国对中国加征的关税且目前仍是实施的高达30%,其中的20%是美国以中国处置芬太尼不力为幌子,分别在今年二、三月份各加征10%的关税。为此,中国决定从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10%或者15%的关税。其中,对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关税;自2025年3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鸡肉、小麦、玉米、棉花加征15%关税,对高粱、大豆、猪肉、牛肉、水产品、水果、蔬菜、乳制品加征10%关税。
显然我国对“芬太尼关税”的反制是偏温和的,主要是避免引发彼此再次关税战。但美国却一意孤行,在4月2日又推出所谓的“全面对等关税”,又对中国加征了34%的关税。尽管5月12日的《声明》已经将其中的24%暂缓征收90天,但90天内能否达成协议则不可知,因为彼此的预期差比较大。
但对于已经征收的20%芬太尼关税能否免除或少征,从逻辑上讲是可以重启谈判的,即美方所提的要求能否得到满足,或者中美双方如何合作来消除芬太尼对美国民众带来的伤害。但估计美方不愿意就此与中方谈判,因为美方的目的是向中国多征关税以实现中美贸易平衡和收取更多的关税。
因此,中国应该与美国进行全面的经贸谈判,不能只限于关税。如已经出台的旨在打压中国海事、航运和造船业的301调查事件、特朗普颁布的《美国优先投资政策》备忘录,该政策是以安全为借口,限制中国投资美国及美国投资中国。
在后面我们会继续分析中国出口商品被征收的平均关税水平变化,结论是未来90天中国出口商品的平均关税比去年末增加了32.6%;假如90天谈判没有进展,则中国将在90天后,要被加征47.4%的高关税——这将难以接受,也意味着中美经贸脱钩风险大幅上升。故无论是芬太尼关税还是所谓的全面对等关税,对这些荒唐的关税都应该据理力争,要求美方给予减免。
目前美国的软肋是国债规模超过36万亿美元,不仅利息支付规模巨大,而且今年到期债券规模达9万亿美元。我国又是外汇储备第一大国,直接和间接合计持有的美债规模全球至少排前三,可以把如何处置或缓解美债压力作为谈判筹码。
加征关税对今年我国出口的影响
2025年5月12日《声明》发布后,基于关税方面的最新进展情况,我们定量测算关税对2025年中国出口的影响,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关税拖累2025年中国出口1.2万亿元人民币(以下没有标明美元的,均为人民币),全年出口同比下降4.5%左右。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通过三个渠道影响中国出口:A,直接对华关税;B,取消小额包裹免税;C,转口贸易。
先来分析直接对华关税和取消小额包裹的影响。
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为3.73万亿元,可以拆分为普通出口和跨境电商出口。2023年中国跨境电商出口1.83万亿元,2024年的金额尚未公布,假设2024年的跨境电商出口增速和官方公布的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速10.8%一致,可估算得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出口2.03万亿元。2024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出口里美国占比34.2%,假设全年也是该比例,可估算得2024年中国对美通过跨境电商的出口为6934亿元,占中国对美总出口比例为18.6%。那么2024年中国对美普通出口为30403亿元,占比81.4%。
站在中国的视角看,4月初以来对等关税取得了三次积极进展:
第一次是4月12日,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发布公告,对集成电路、智能手机、显示模块等进口产品,不执行对等关税政策。中国向美国出口上述产品也可获得对等关税豁免,2024年中国向美国出口上述产品的金额为6858亿元,占中国对美总出口的18.4%。假设这些产品都是通过普通方式出口,那么未被豁免对等关税且通过普通方式对美出口的产品,2024年金额为23545亿元,占比63.0%。
第二次是5月12日,根据《声明》,美国自华进口产品暂停24%的对等关税90天,执行10%的对等关税,取消后续因中国反制而加征的关税。
第三次是5月13日,美国宣布将把来自于中国的小额包裹货物的从价关税税率,从120%下调至54%。而在今年5月2日之前,美国对价值800美元以下的小额包裹进入美国是免税的。
由于这三次调整,不涉及美国以芬太尼为由对中国产品加征的20%关税,后续这20%的关税继续执行。
4月10日到5月13日这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美国对华关税较2024年提高了20%×18.4%+133%×63.0%=87.4%。其中,20%×18.4%指的是4月12日被豁免对等关税的产品,被征收了20%的芬太尼关税;133%×63%指的是,除了4月12日被豁免关税和小额包裹外,其余占比63%的产品,关税税率提高了133个百分点(从12%提高至145%)。
未来90天内,美国对从我国的进口产品关税税率较2024年总体提高了20%×18.4%+54%×18.6%+30%×63.0%=32.6%。
如果90天内由于中美谈判取得进展,美国对华关税税率维持不变,那么8月中旬到年底,美国对华关税平均为32.6%。
如果90天内中美谈判未取得进展,美国可能对华产品加征24%的对等关税,那么2025年8月中旬到2025年底,美国对华关税税率均值为20%×18.4%+54%×18.6%+54%×63.0%=47.7%。
如果在90天内中美谈判取得进展时(不加征24%的关税),4月初到年末,美国对华关税平均上升87.4%×(1/9)+32.6%×(8/9)=38.7%;如果90天内中美谈判未取得进展,4月初到年末,美国对华关税平均上升87.4%×(1/9)+32.6%×(3/9)+47.7%×(5/9)=47.1%。
美国进口的关税弹性约为-1.4,即关税每上升1个百分点,美国从中国进口下降1.4个百分点。考虑到未来90天,中国企业预计会有新一轮的对美抢出口,全年维度看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关税弹性可能缩小(绝对值变小),假设为-1。
根据前面的分析,在90天内中美会谈取得时(不加征24%的关税),2025年二季度到四季度,中国对美国出口同比下降38.7%;在90天内中美会谈未取得积极成果时,2025年二季度到四季度,中国对美出口同比下降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