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00%关税!对美反击轮番上演,关键时刻,俄罗斯两大劣势遭曝光
创始人
2025-07-18 20:16:59
0

大家都知道,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超过三年。在这期间,美国经历了特朗普的重新上台,许多人原以为战争会迅速结束,但结果却大相径庭。特朗普刚一上任便放出了狠话,他威胁说,如果俄罗斯和乌克兰在50天内不达成协议,美国将对俄罗斯的贸易伙伴加征高达100%的二次关税。这一威胁可不只是空口白话,它直接逼迫各国做出选择。面对这一局势,欧洲方面,北约秘书长吕特急忙表态,感谢特朗普批准军援,并表示欧洲愿意为此买单。简而言之,就是美国负责武器供应,欧洲提供资金,而乌克兰则继续承受俄罗斯的攻击。看似这是一套双管齐下的战略,通过经济压力与军事支持相结合,逼迫普京作出让步。然而,俄罗斯方面似乎并不慌乱,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冷静回应称,俄美之间的对话还会继续,并未做出太多激烈反应。甚至莫斯科股市略有上涨,分析人士指出,这种反应可能只是表面现象,俄罗斯的潜在弱点其实越来越难掩盖。

特朗普的威胁显然不是空穴来风。他明确表示,美国将首先向乌克兰提供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比如爱国者导弹,但费用则由欧洲完全承担。如果协议未能达成,美国将启动对俄罗斯及与其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征收100%关税。这一措施显然剑指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因为这些国家的贸易伙伴对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庞大。印度和日本立即表示反对,印度政府已经开始研究对美国部分产品实施报复性关税,涉及的产品包括飞机和饮料。日本首相石破茂也公开表态称,美国汽车在日本销售不佳,并非因为贸易不平衡,而是因为设计问题,如左侧驾驶、车体过大、油耗过高。与此同时,欧盟也不甘示弱,布鲁塞尔的官员们已开始制定对美加征关税的清单。泰国、马来西亚、南非等新兴市场国家也收到了特朗普的警告信,面临25%至40%的关税压力,各国的外交官员纷纷开会商讨应对策略。这些轮番反击让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并非如他所想那般顺利。尽管他宣称6月的关税政策为美国带来了250亿美元的收入,但这些钱大部分是从美国普通民众的口袋里拿走的。而且,国际贸易战的爆发让美国企业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出口受到极大影响。

回到俄罗斯,虽然他们在表面上显得相当冷静,但两大主要问题已经暴露无遗。首先是人力短缺问题。随着战事的持续,俄罗斯军队损失惨重,预计到2025年夏天,总伤亡人数可能达到100万。乌克兰方面征兵困难早已成为公开的秘密,虽然俄罗斯未曾明确承认,但从一些细节中可以窥见端倪。例如,普京在2025年7月8日签署了一项法令,允许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士加入俄罗斯军队,这项措施将一直延续到动员期、戒严或战事结束。事实上,俄罗斯早在2022年就开始简化外国人入伍的程序,到2023年5月进一步放宽,2024年1月加速了外国战斗员获得俄罗斯公民身份的速度。为什么要这么做?根本原因就是国内征兵无法满足需求,只能依靠外籍人士来填补空缺。根据英国国防部的情报,2023年4月到2024年5月期间,俄罗斯共招募了1500多名外国士兵,主要来自南亚、东亚、前苏联共和国和非洲。提供金融激励和公民身份成为主要吸引手段,但这些外籍士兵大多数被直接送到前线,沦为炮灰。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东部的推进速度缓慢,部分原因就是人力不足,导致伤亡率居高不下。有智库分析称,如果俄罗斯按照当前的进攻速度,完全占领乌克兰可能需要89年时间。人力不足的问题绝非小事,它成为了俄罗斯的一个明显弱点。

另一个巨大的挑战则是经济压力。西方国家冻结了俄罗斯约3000亿美元的主权资产,能源出口也遭遇了制裁,俄罗斯被迫采取节省开支的措施。一方面,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主动与中国展开合作,寻求扩大石油和煤炭的交易;另一方面,普京在2025年6月27日宣布,从2026年起俄罗斯将开始减少军费开支。这一表态看似是在回应北约增加军费的举动,实际上却反映了俄罗斯长期战事所带来的巨大财政压力。2025年,俄罗斯的军费预算将达到1700亿美元,占GDP的8%,然而其经济增速却仅为2.5%,通胀水平高企,劳动力短缺也已成为常态。央行行长纳比乌琳娜警告称,战时经济的增长已接近瓶颈,资源越来越匮乏,财政部甚至将2025年的预算赤字提高到GDP的1.7%,这意味着俄罗斯将不得不动用储备资金来填补这个缺口。西方的制裁使得俄罗斯经济的长期前景变得非常暗淡,工业产能受到限制,进口依赖加剧。2024年,俄罗斯的军费开支就已经超过了整个欧洲的总和,而到2025年,俄罗斯可能面临经济衰退的风险。私营企业债台高筑,消费需求下降,生产成本上升,普京虽声称减少军费取决于战争的进展,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若战争持续下去,俄罗斯的经济和人力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至于美国,虽然看起来强势,但也面临一些自身的难题。特朗普承诺向乌克兰提供进攻性武器,并打击俄罗斯境内的目标,但实际的军援规模远远没有泽连斯基所期望的那样庞大。中东战场的消耗使得美国的防空弹药库存紧张,爱国者导弹的库存仅能满足五角大楼军事计划的25%。根据《卫报》的报道,美国能够提供给乌克兰的导弹数量十分有限,根本无法有效保护乌克兰的城市免受攻击。

特朗普在7月13日曾表示,6月的关税政策让美国赚取了250亿美元,但这些收入实际上是通过美国消费者的支出来实现的。各国的反击使得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印度和日本的反制措施直接影响到了美国的出口。《彭博社》也提到,美国官员可能会在大阪世博会上采取行动,针对美日之间的汽车贸易不平衡问题。然而,石破茂则强调,问题的根源在于美国产品本身的设计缺陷。各国都在坚决捍卫自己的利益,谁也不愿意屈服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

总的来说,这场关税战与军事博弈暴露了各方的软肋。特朗普试图通过经济大棒逼迫各方达成协议,但各国的反击让他头痛不已。俄罗斯面临着人力和财政的双重压力,而乌克兰则依靠西方的军援维持着战斗力,但库存有限,谈判桌上依旧要看大国的面子。最终,这场冲突的延续对任何一方来说都没有赢家,只有通过谈判,才可能找到出路。但在目前的局势下,关键时刻似乎没人愿意先低头。

相关内容

华大九天(301269.S...
华大九天(301269.SZ)公告,公司大股东“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
2025-07-18 22:57:52
广东宏大股价上涨1.32%...
截至2025年7月18日15时,广东宏大股价报37.62元,较前一...
2025-07-18 22:57:46
上林:强化监督 筑牢社保基...
“现在村委工作人员定期上门指导养老保险待遇人员认证工作,几分钟就给...
2025-07-18 22:57:45
中信保诚基金旗下中信保诚稳...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信保诚基金旗下中信保诚稳瑞债券A(00...
2025-07-18 22:57:43
“天”之骄子!连州中学朱富...
“天”之骄子,逐梦蓝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招飞局广州选拔中心日前向...
2025-07-18 22:57:36
氧化铝期货主力合约涨幅扩大...
氧化铝期货主力合约涨幅扩大至7%,报3345元/吨。
2025-07-18 22:57:36
国投瑞银基金旗下国投瑞银金...
截至2025年6月30日,国投瑞银基金旗下国投瑞银金融地产ETF(...
2025-07-18 22:57:34
鹏华基金旗下鹏华中证港股通...
截至2025年6月30日,鹏华基金旗下鹏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1...
2025-07-18 22:57:24
鹏华基金旗下鹏华国证疫苗与...
截至2025年6月30日,鹏华基金旗下鹏华国证疫苗与生物科技ETF...
2025-07-18 22:57:21

热门资讯

氧化铝期货主力合约涨幅扩大至7... 氧化铝期货主力合约涨幅扩大至7%,报3345元/吨。
国投瑞银基金旗下国投瑞银金融地... 截至2025年6月30日,国投瑞银基金旗下国投瑞银金融地产ETF(159933)期末净资产1.49亿...
持续“吸金”,机器人ETF易方... 本周,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上涨6.1%,中证军工指数上涨2.6%,中证装备产业指数上涨1.4%,中证芯...
南风股份接待6家机构调研,包括... 2025年7月18日,南风股份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7月17日接待华夏基金、长盛基金、中银证券、泽...
7月18日参股期货概念上涨0.... 7月18日,截至收盘,参股期货概念上涨0.11%,板块资金流出65747.94万。上涨个股家数23个...
全球瞭望丨英媒:贸易威胁与高关... 新华社伦敦7月17日电(记者赵家淞)英国《金融时报》17日发表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美国治国术研究...
二季报密集披露 知名基金积极调... 本报记者 刘庆华 公募基金二季报密集披露中,权益基金的调仓与基金经理后市展望等受到投资者的关注。截至...
中国铁建11.1亿公司债券将于... 观点网讯:7月18日,中国铁建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付息公告,涉及其2021年面向专业投资...
港股医药板块领涨,关注恒生创新... 本周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上涨13.6%,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上涨11.8%,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
港股本周上扬,恒生ETF易方达... 本周,恒生指数上涨2.8%,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3.4%,中证港股通中国100指数上涨3.8%。 中...